可恶,又被杨洋给装到了。《特战荣耀》的bking气刚洗脱没几天,《且试天下》再度贡献“端王”名场面——你以为他在看书?不对,他只是不想看你。要不这头都来回摆了两次了咋就没见他翻页?你以为他脖子累了,想要撑着膝盖歇一歇。或许…他只是需要一个话筒。也难怪网友吐槽杨洋和赵露思俩人这一回是奔着“开端“去了——《端王和端王妃的抛爱日常》。不过,飘今天不想再去谈杨洋的演技,只是好奇——当下的古装美男怎么八成都躲不过花瓶命。本来硬件好的就不多,硬件好的,软件短板更让人捉急。最近《特战荣耀》中涌现的两个熟脸,让飘又忍不住怀念起古早那一批古装美男。沈晓海和吴健。看剧照辨认不出?来,直接上古装——陶醉、乔灵儿分明都是古装剧里仙气飘飘、睥睨众生的美人,下了凡演起硬汉来也毫不违和。前一阵子古装丑男大行其道的时候,飘曾带着大家聚众吸过一拨古早美男。分析过皮相,也夸过仪态。可如今看来,所谓的气质吊打,远不止老天爷赏饭吃那么简单。这一回就借沈晓海聊一聊:古早花美男们究竟是如何打破花瓶魔咒的。靠着饰演反派配角成为一代古装白月光的,沈晓海也是内娱第一人。毕竟——比他美的,没他演得恶。比他恶的,又没他演得多。《机灵小不懂》中的宁王,华服加媚眼。在一群着装朴素、面相憨态的主角中间,宁王一出场就挂着些男女通吃的bking气场。《金蚕丝雨》中的傅玉书,坊间又称“玉面狐狸”。24k纯反派。坏事做尽,甚至没留有一丝人性的缝隙来闪耀弧光。可就是这毫无余地的恶,偏偏还被沈晓海演出了懵懂傲娇的天真气。手上刀斧,他人生死,于他不过都是玩具。也不是我愿意三观跟着五官跑,但谁又会忍心责怪一个不爱睡木板床的小可爱呢,对吧。角色都算不上讨喜,还大多都是配角。但没有主角光环,还能成功耍帅,这就是沈晓海的本事了。论面相,沈晓海其实不是典型的浓眉大眼、方正那一挂的古典美男。脸型偏圆,眼睛狭长。早年尚未整牙时,下庭微凸偏局促。加之彼时还有些幼态,配合挤眉弄眼,情态实为油滑、猥琐。所以跑龙套期间饰演一些有瘪三气质的登徒子,倒也十分贴切。不过,妙就妙在沈晓海有一个坚挺的鼻子。早期的角色中,哪怕拉远景镜头,隐隐都能透出一份英气。而后期通过正畸周正下庭,面部的气质得到修整。剑眉、丹凤眼增添锐气。圆润的面部线条平衡掉戾气,平添几分温润。演起盛气凌人的角色,不可谓不迷人。他演的《花姑子》里的竹妖陶醉,足以吊打当下大部分男妖精。而在气质加成之外,沈晓海本人似乎也更倾向于这一类锋芒毕露、风采卓绝的角色。据传,《爱情宝典》本来是想让沈晓海饰演男主角李解。但沈晓海自己看过剧本后,果断选择了反派周舍。因此才有了一代最美的古装人贩子。坊间传闻真真假假,但若凭沈晓海本人的个性来推断的话,倒也像他会做出的选择。哪种个性?张扬,不安分。舞团出身,当地霹雳舞扛把子。按照沈晓海自己的描述:人会我会,我会人无。带过舞团炸过街,也和三哥(孙红雷)斗过舞。而这层本事,哪怕是二十多年后也是总要拿出来亮一亮的。但凡在采访中提到这段往事,你都能看到沈晓海客套推脱几下后,在台上一展海草般摇曳的身段。但在演戏上,沈晓海也不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在家人“应该读个大学”的催促下,他后来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只是,学是可以上的,安分是不可能安分的。时髦精的派头依然还在。一边读书一边在舞厅跳舞赚外快,凭借高收入迅速成为班级首富。听二十多年后同学回忆起当年的沈晓海,皮衣皮裤,走路带风。可见沈晓海这人,对自己始终是有些招摇的、浪漫的期待的。耍帅于他,已成习惯、成常态。更是融入生活、融入个人气质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他偏爱演古装。一则扮相俊美。二则那些才子佳人、江湖侠客的故事,如同成年人的童话,符合他对浪漫生活的设想。《王勃之死》中他饰演王勃的挚友杜镜。王勃临刑前,杜镜奔至城楼之上,对着刑场高放仕女形的风筝——黄泉路上,有此青春佳人陪伴,你不会寂寞的!粗糙的纸人儿,竟也似魂魄般,有了旷远飘渺的美感。恰如沈晓海身上所张扬的浪漫。有多无用,就有多动人。沈晓海这种凡事讲求个浪漫的派头,适合古装是很自然的事。但中年以后演起硬汉,也挺贴切。有人说是年纪大了,面相变糙了,自然就有了磨砺感。此话是不假。《特战荣耀》一场三分钟的戏里,他没有一句台词。嘴角紧绷的法令纹,释放出了十足的压迫感。听闻危情,牙关收紧,咬肌轻轻一颤。攻击性立现。甚至早年他还未出演长官这类军中老人时,在一些年代剧中,也已经具备了冷硬气质。不过,外形气质,只是原因之一。能演得了硬汉的,骨子里也得有刚硬的一面。对浪漫有偏执的沈晓海,其实从不乏反抗意识。读书时被宿管收手电筒,不服。他就带着徐峥、程雷以及几个要好男同学往楼下扔暖瓶、撕书以示反抗。事后几个同伙一听要被叫家长一早服了软,多年后提起也只是当倒霉事一桩。唯独沈晓海,回忆起往事只觉得浪漫得不得了。硬气吗,挺硬气。但自带bgm和滤镜的硬气,本质上也是一种中二。学生时代是好面子,热衷打赌。从学校围墙外到四楼宿舍的一条飞檐走壁路,男生们卡着秒表争个输赢,就他走得最顺溜。这种带点中二性质的硬气,到了表演中,却成了要强的轴劲。拍摄《马鸣风潇潇》时,剧组启用的烈马难训,可沈晓海坚持不用替身,所有高难度动作全部自己来上。一次被马从背上甩下,伤重还险些瘫痪。可他不仅躺着坚持把戏拍完,更觉得自己和那匹烈马缘分匪浅,直接把马给买下了。就现实来说,一些过分追求男子气概的,难免会隐隐带些爹味。但还好,在沈晓海身上,你感受不到半点“天选之子”的优越感。要强归要强,却也是憨气十足。15年真人秀井喷的时候,沈晓海也参加过一档“嘉宾吃苦观众讨乐“的户外综艺,《勇者奇兵》。看这嘉宾阵容,沈晓海的外形在其中怎么也能算个“XX担当”吧。事实却是,再健硕的肌肉也接不住一颗实心的脑袋。和队友远程通话寻线索,上一秒还在乖巧询问:你觉得我该进哪个房间?结果下一秒听到回答就自作主张地选了另一个房间。得,把人家当排除项筛选呢。可这自信劲维持不过3秒,刚一打开门自己就掉到了陷阱里。于是,不出所料地被队友怼了一脸。他倒也不脸红、不语塞,只笑呵呵地讨几句乖。而在一些与女嘉宾同场的互动中,也能看出比起同性队友,沈晓海其实更喜亲近女嘉宾。阿兰来访那期,沈晓海全程鞍前马后做守护者,还把自己的防晒套袖送人做护身符。只是这守护效果——任何考验智力的环节,你别指望他就行。不过也因着这份傻气,他的一些唐突之举不仅不会让人感到冒犯,在一些情形下,还能起到解围的作用。拍摄《你别对我说谎》期间,沈晓海和李念一起参加了郭德纲的访谈节目。节目里,郭德纲三番两次以吃豆腐作梗来戏弄李念。一旁的沈晓海。有一次直接把李念从郭身边拉开。有一次使不上力,看着郭拉着李在台上示范吻戏,便在台边儿一脸憨气地扛着大刀作势。下台后也第一时间给李递上了纸巾。沈晓海其实像极了他在《西厢记》中所饰演的张生。有胆量有才气,亦有些小聪明。脑袋活泛时,足够料理一些危难与不平事。但会犯糊涂,也带有几分憨傻气。一个是“银样镴枪头”,一个“脑袋里都是肌肉”。同样的一根筋、死脑袋。却难得的有干劲、有拼劲,认准了就一定要做到好。所以,既能潇洒得“成聪明,成敬思,成风流,成浪子”。走入枪林弹雨,也能塑得起强人好汉。对比当下与古早两批古装美男,让飘感触最深的除了演技差距,其实更显而易见的是两代人的个性强度差异。提到当下的古装美男。外形上说“美”“俊俏”,业务上说“敬业”“听话”。个性上呢——是综艺中有足够垫底的“好笑”,还是角色等同人设的“乖巧”?而在这些扁平的、安全的说辞之外,你几乎找不到任何有矛盾碰撞、足够支撑起一个人的丰富面的形容。人设的淡薄、单一,或许有大环境的原因。但往更深一层说,人设的局限是选择的局限,也是能力的局限。回看古早一批古装美男,他们个个不是省油的灯。沈晓海大秀男子气概。张智尧则频频在尺度边缘试探,直言唐朝女子可怜,“都要把胸挤得高高的”。焦恩俊更是毫不客气地自嘲“焦恩俊你已经够贱了,还背那么多剑”。他们所展露出的性格,不羁、狂发。甚至恶趣味十足,完全背离影视剧中潇洒气派的美男形象。却依旧不影响那些角色、甚而他们自己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而另一方面,个性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演员对角色、职业的理解和判断。张智尧在戏外尧言尧语不断,到了表演中,则会更强调人性,在演法上去做一些更有利于人物呈现的设计。沈晓海爱折腾、爱张扬,连采访都要借机来秀一下马技。却也因此对自己的造型格外上心,清装戏的辫子都要比别人更长一截。可反过来呢。当个人标签与职业态度极度重合,当“顺从”和“听话”成为夸奖标准,能争取到突破和进步又有多少?有人一次又一次输在表演尺度,有人则因身材扮相被嘲。哪怕剧组的澄清声明屡见不鲜,可内娱打工人们终归不能总仰仗制作加buff、观众变宽容来助自己升迁。在这一点上,或许古早美男们的做法倒更值得借鉴些。沈晓海提过,自己当年为了做演员,提前做了不少功课——戏曲、格斗、剑术……自己能想得到的都学了个遍。虽并没有特别针对古装,但从效果上说,被夸成“古装仪态天花板”也不算很虚。打个滚也如此干净的,也是没谁了看到没,若不想受“花瓶”的限制,那就先努力让自己不当花瓶。先天不足也好,不是练家子出身也罢。下功夫将把式练到家了,也就不至于假模假式的显得局促。想到当年沈晓海接受采访。记者也是蔫坏,人家秀完马技,下马后得到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和陶虹合作感觉如何,因为她是演技派了。只见沈晓海听过后尴尬一笑,态度温和却也起了轴劲——那我是什么派?一如既往的好面子。可这面子,他也的的确确是靠自己挣回来了。哪怕脑子里都是肌肉,也至少是自己实打实练出来的。而反观当下围绕于古装小生们身上,那些为何长久仍无法突破的困惑。是否只是太过安逸?还是说,在这份安逸下,丧失了作为演员的羞耻心。够不上花瓶的,也硬充花瓶使。真花瓶则恨不得让人双眼放光、感恩戴德。贬义词驱逐贬义词,贬义也就相对不再贬义。古装花瓶们支楞起来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