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卵巢那些事儿helliphel

四川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说说卵巢那些事儿……

你不得不知道的这些事儿~

英在50岁体检时发现一侧有卵巢囊肿,不大,没有什么症状,月经也是正常的。医院看了妇科,医生云淡风轻地说:“小毛病,很多人都有,就随访吧,有变化了再治”。53岁时英绝经了,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传说中的更年期“各种不适”。55岁那年英时常会感觉有隐隐的腹痛,位置不是很明确,也没有什么诱因,英想着还有半年就退休了,有的是时间看病,没啥大毛病,拖一拖吧……医院做了卵巢囊肿摘除术,术后的病理报告:卵巢癌!!!随后就是历时近3年的手术、化疗、再手术、再化疗……,及至年才获批上市的靶向药物“奥拉帕利”也用上了,但仍然没有降服癌魔,英带着万千的不舍与无奈告别了人世,时年58岁。如果英能早几年重视起来,应该不会是这个结果吧……

现在就说说关于卵巢那些事儿……

卵巢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腺,是产生和排出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人的卵巢位于盆腔内,左右各一,扁椭圆形。其大小和形状随年龄增长而有改变:幼女期表面是光滑的,青春期后由于多次排卵,表面形成瘢痕,就会凹凸不平;性成熟期卵巢最大,约长2.5~5.0cm,宽1.5~3.0cm,厚0.6~1.5cm;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卵巢体积显著缩小,到了老年期,女性的卵巢长、宽、厚度都只有0.5cm左右。处于性成熟期的卵巢大多数情况下每个月交替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偶尔会有两侧卵巢同时排卵的情况。成熟的卵子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遇到精子形成受精卵,种植于子宫内膜,就开始了一个新生命的孕育旅程……

卵巢的常见病:

卵巢囊肿

是指卵巢内部或表面生成的囊性结构。大多数卵巢囊肿是生理性的,与月经周期有关,有的会自行消失,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少部分是病理性的,如果囊肿超过6公分以上,或是双侧囊肿,或是囊肿内部有血样的、不清亮、较粘稠的黏液或有实质性物质的囊肿,则病理性的可能性大。即使是病理性囊肿比如卵巢的浆液性囊肿、黏液性囊肿等大部分囊肿,一般也是良性的,虽然会有一些缓慢增长,但大多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发生恶变,只有一小部分病理性卵巢囊肿有可能发展成卵巢恶性肿瘤——卵巢癌。

卵巢囊肿的发病与内分泌变化,卵巢、泌尿系统、子宫及附件等部位的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人体抵抗力或免疫力下降等都能引起卵巢组织异常增生从而形成囊肿,严重者引起癌变。

卵巢囊肿的症状因肿瘤的大小、性质、发展、有无继发变性或并发症而不同。临床上常常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会有小腹不适、疼痛,白带多、色黄、有异味等,会有月经失调,患者小腹内常可触及一坚实无痛的肿块,同房时偶有疼痛等。

畸胎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囊肿,病因可能是在胚胎时细胞分化上出现了问题;囊肿内的成分稀奇古怪,会有油脂、牙齿、皮肤、骨骼等;畸胎瘤大部分是良性的,多数长得很小,也没有什么症状,小部分会逐渐长大,也有发生蒂扭转的情况。

如果是生理性囊肿,医生会建议2~3个月后复查一下;如果是病理性囊肿,尤其是直径大于6公分,且持续3个月囊肿没有消失的,一般医生会建议手术切除。对于有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囊肿直径在4、5公分,实性的,也建议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明确诊断。

自查卵巢囊肿的方法:晚上入睡前,排空小便,平躺在床上,双腿屈膝,将手放在肚子上,自己来回触摸,如果在肚脐下方摸到一个较硬的包块,就有可能是卵巢囊肿,医院明确一下。(囊肿小或腹壁皮下脂肪厚的人可能摸不到。)

卵巢早衰(POF)

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衰竭导致的女性40岁之前即闭经、出现更年期症状的现象。发病率为1‰~1‰0

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多次流产史、卵巢手术史、肿瘤放化疗史、病毒感染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工作繁忙、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久坐不动等都容易因血液循环差使盆腔脏器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对卵巢是非常不利的,也可能是导致卵巢早衰的病因。

卵巢早衰的表现:

①月经周期改变是卵巢功能衰退最明显的征兆,比如月经间隔周期延长,经血量逐渐减少甚至几乎没有,或是行经期缩短,这些情况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不过要先排除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其他妇科疾病的因素。

②更年期提前也是比较明显的卵巢功能退化的征兆。更年期平均出现的年龄应该是50岁左右,如果在40岁之前就停经并有更年期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

③更年期症状主要是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阵发性潮热、盗汗、敏感易怒、面色枯黄、骨质疏松、性欲下降、萎缩性阴道炎、易发心脑血管疾病等

④疾病导致的卵巢早衰同时会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白癜风等

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

①年龄<40岁

②闭经时间≥6个月,或按照自己的月经周期计算连续3次没来月经。

③两次(间隔1个月以上)血FSH(促卵泡生成素)>40mIU/ml、雌激素水平降低。

④有些人会有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

明确引起卵巢早衰的病因,是预防和治疗卵巢早衰的关键。

a.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不熬夜、作息规律、睡眠充足、饮食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钙和维D摄入、经常户外运动、不吸烟、不酗酒、不大量饮用咖啡浓茶等。

b.善于调节情绪、学会释放压力。多项研究证明:人在轻松愉快时,心率、血压、胃肠蠕动及新陈代谢等都处于平稳协调的状态,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分泌增多,抗病能力强。

c.生育期妇女应尽量避免口服避孕药的方法避孕。

d.产后哺乳期妇女要坚持母乳喂养,哺乳时间要尽量的长。

e.控制原发疾病,积极治疗卵巢早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对卵巢早衰的治疗已不单纯局限于激素替代治疗、促排卵治疗、免疫治疗、DHEA治疗等,卵巢移植、赠卵胚胎移植等更先进的治疗措施屡见报道。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的疾病,发病率约为5%~10%,以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过剩)、排卵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不仅影响近期生殖内分泌功能,而且容易出现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是妇科临床比较难处理的疑难病。

多囊卵巢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是一回事。多囊卵巢是指超声检查时单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正常育龄妇女中约有20~30%的人可有多囊卵巢,多在服用避孕药或闭经的情况下出现,是一种短期异常,停服避孕药或月经调整规律后,这个异常情况就会消失。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非遗传理论和遗传理论二种。非遗传理论认为孕期子宫内激素环境影响成年后个体的内分泌状态,如母亲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高雄激素控制不良使胎儿在孕期暴露于高浓度雄激素环境下,青春期后易发生排卵功能障碍;遗传学理论主要依据家族性排卵功能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提示该病存在异常基础。

一项大型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在PCOS患者中有50~70%是肥胖者,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腰臀比比例>0.85。肥胖者往往伴随着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很明显代谢综合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着互为因果、循环发展的密切关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

(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鹿特丹专家会议)

A.稀发排卵或无排卵。临床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发、初潮2-3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以及基础体温呈单项。也有的人月经规律但不是排卵性月经。

B.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高雄激素血症。临床表现有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的痤疮、皮肤粗糙油腻、多毛(上唇、下腹部)、女性型脱发(仅头顶部头发稀疏,不影响发际线、不光头),血清总睾酮、游离睾酮高于正常值。

C.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单侧或双侧卵巢内有12个以上直径在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

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①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的主要目的与患者的生育要求相关;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主要是降低高雄激素血症、促排卵的药物治疗等;

②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达到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的目的。

③辅助生殖技术,对于应用6个月以上标准的促排卵周期治疗后有排卵但仍未妊娠的PCOS患者,或多种药物促排卵治疗及辅助治疗无排卵并急待妊娠的患者,可选择胚胎移植的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技术、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等。

④对于肥胖的PCOS患者,减肥是最好的辅助治疗。

PCOS是个慢性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年轻、长期不排卵的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更年期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和代谢异常的风险更高,所以对这个疾病必须长期管控,妥善处理好月经、生育问题,以及代谢综合征的情况,有效预防子宫内膜病变。

卵巢破裂

是指卵巢内成熟的卵泡或黄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包壁破损、出血,严重者可造成大量腹腔内出血。分卵泡破裂及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两种。已婚未婚妇女均可发生,以生育期年龄为最多见,其中80%以上是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约20%左右是卵泡破裂。多数情况下卵巢破裂是一种自发性破裂。此病有一定的危险性。

常见病因:

a.卵巢功能变化(如过度的冷、热浴,长期应用雌、孕激素;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引起卵巢酶系统过度活跃,造成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

b.卵巢破裂(剧烈活动、抓举重物、腹部挤压或碰撞等都可引起卵巢破裂);

c.卵巢充血(如子宫脱垂、长期阴道灌洗、盆腔炎症、急慢性阑尾炎等均可引起);

d.血液变化(月经前因传染病、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引起血小板部分损害及血液成分改变,导致凝血障碍)等。

临床表现:卵巢破裂时间与月经周期有一定关系。因为卵巢破裂80%左右是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因而一般是在排卵期后,大多数在月经周期末一周,偶有在月经期第一、二天发病的;少数是卵泡破裂,常发生于成熟卵泡,发病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十至十八天。该病发病突然,下腹部剧痛,短时间后变为持续性坠痛,轻者疼痛逐渐减轻,重者疼痛逐渐加剧,甚至会出现内出血及休克症状。如发病前有性交的情况,则该病的可能性更大。

卵巢破裂由于缺乏典型症状,且常常发生于右侧,所以诊断比较困难,常常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或宫外孕。所以必须详细询问月经史再结合临床表现、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准确诊断出来。

轻症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严重者如内出血过多有休克症状,则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

卵巢蒂扭转

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的卵巢肿瘤会并发蒂扭转。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良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囊性畸胎瘤、粘液性及浆液性囊腺瘤等。多发生于单侧,双侧均扭转的较少见。

临床表现为有盆腔或附件包块史的患者突发一侧下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当扭转蒂自然复位或肿瘤完全坏死时,腹痛可减轻。也有疼痛发作轻缓者,是因为瘤蒂扭转发生的较慢且不严重。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蒂扭转一经确诊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患侧卵巢切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在腔镜下视扭转复位的情况,结合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保留附件剥除囊肿或附件切除的治疗方法逐渐被广泛认可并普及。

巧克力囊肿

又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是25~45岁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0~15%。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比较粘稠,质地很像巧克力,所以又称之为“巧克力囊肿”。

卵巢巧克力囊肿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

临床表现有非常严重的痛经,服止痛药无效;性交疼痛;不孕及月经失调,卵巢巧克力囊肿在不孕女性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以及慢性盆腔疼痛等。

妇科检查、B超、腹腔镜检查均能明确诊断此病。

中、重度巧囊患者的血清CA可能会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大;因为C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局限,所以不能单独用作诊断;对于CA升高的巧囊患者,可用于监测病变的活动情况,降低说明治疗有效,升高提示复发。

巧克力囊肿的治疗强调个性化,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异位病变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选择治疗方案,通常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也分保守性和根治性两种。目前腹腔镜手术是本病最佳、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几年也有CT引导下介入硬化治疗的报道,比较适合于尚未婚育、单发较大(直径≥5cm)、经妇科保守治疗无效、不能耐受妇科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病例。

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保守性手术治疗均有很高的复发率,所以对于症状及病变严重又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最好选择根治性手术。

对于接受保留生育能力手术的女性做到以下几点可能有效防止巧囊复发:

a.手术尽可能的将病灶清除干净。

b.怀孕,并坚持产后母乳喂养,可有效降低雌激素水平,甚至可以抑制微小病灶。

c.使用GnRH-a辅以雌孕激素,可以有效控制巧囊复发并降低副作用;口服避孕药,推荐使用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短效避孕药,可以长期使用。

d.联合用药,以及地诺孕素等均可有效预防巧囊的复发。

e.预防巧囊的药医院专科门诊规范用药。

目前为止,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预防巧克力囊肿的发生,但是防止经血逆流、药物避孕、避免医源性异位内膜种植等应该对该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卵巢癌

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虽然发病率不是最高的,但死亡率却是最高的,被称为“妇科肿瘤癌王”。因卵巢深居盆腔、体积小、缺乏典型症状,难以早期发现,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严重危害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卵巢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确,研究显示可能与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及内分泌因素(如初潮早,无生育史等)有关。

卵巢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型相关:

a.卵巢上皮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约7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晚期患者常见症状是腹胀(因肿物增大或合并腹、盆腔积液导致),腹痛(可能由于肿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疼痛);消瘦(晚期患者会有体重下降)。

b.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早期即出现腹部包块、腹胀,常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急腹症表现,这个分型60~70%的患者就诊时属早期。

卵巢癌的早期筛查:

①症状及妇科检查;

②阴道超声检测(TVUS),对检查报告中有“卵巢囊肿/占位、附件区囊肿/占位/包块”等字样的,一定要进一步检查。

③血清CA-,多数卵巢癌明显升高,但并不能单独用作卵巢癌的诊断,因为某些良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核、盆腔炎等也会升高;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即使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但CA-仍然在正常范围内。所以不能单纯用这一个指标来考量是否诊断卵巢癌。

④高危人群要加强筛查:a.乳腺癌患者;b.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c.已知携带卵巢癌相关遗传基因BRCA1/2突变的;d.不孕不育者。

卵巢癌的治疗:手术联合化疗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此外还有靶向药物、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等。

卵巢癌的预防,没有明确可靠的卵巢癌预防措施,做到以下几项会有一定的益处:

①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血CA-检测等。

②正确处理盆腔包块。

③哺乳期坚持母乳喂养,并持续尽可能长的时间哺乳。

④月经初潮早于12岁、未生育过或生育时间晚于30岁的女性,因为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医院检查。

⑤对于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通过基因检测或有效的遗传评估,确认有BRCA1/2基因突变的人群,经专业医生评估可进行预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

避免经常使用调经药物。

卵巢疾病是女性特有的,发生病变避免不了,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可以做到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下列情形医院诊治:

①痛经,尤其越来越严重的痛经。

②本来规律的月经突然失常。

③白带的形状、量、味道与以往不同。

④不明原因的下腹部疼痛、腹胀,甚至尿频、有尿意但尿不出来。

⑤一般发生在月经初潮前和绝经后的卵巢囊肿要慎重对待,因为这两个阶段没有卵泡成熟和排卵,所以病理性囊肿的可能性很大。

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规范的妇科检查、B超、卵巢功能性检查等。

⑦一些肿瘤标记物如CA、CA、CEA等,对妇科肿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敏感性强,特异性差。不能作为诊断肿瘤的唯一证据。

⑧目前市场上很多的美容院、养生馆大肆宣传“卵巢按摩”“卵巢保养”等,有手法按摩、精油渗透、离子导入等,还有所谓的高科技仪器,名种类目繁多,价格昂贵,其实顶多也就是促进一下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对保护卵巢、延缓衰老,效果微乎其微。

友情提示:生育期女性做卵巢B超检查应该选择在月经刚刚干净的3天内进行,以回避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期出现的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和黄体。有时候生理性囊肿的消失也需要时间,所以有时候是需要连续2、3次月经过后再进行复查的。

—撰稿m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changqinga.com/xqmc/9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