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

慢性胃病一般包括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神经症。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老年人多发此病。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是上腹痛,规律性不明显,有食后上腹部不适、饱胀、嗳气、恶心、嘈杂等症状。

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疼痛多在食后半小时至两小时之间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多为夜间痛,吃点东西后就能缓解;溃疡病的其他伴随症状有吞酸、嘈杂及神经症状。

胃神经症是一种胃神经功能性疾病,常见于神经兴奋型的病人,发作与精神情绪有关,以突然而剧烈的胃痉挛性疼痛为主症。

中医认为慢性胃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气候寒冷、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常是此类疾病的重要诱因。慢性胃病大多可求治于足部按摩疗法,疗效较好。足部按摩重在调节胃、脾、肝三脏的功能。

选用反射区

◆病理反射区:胃、十二指肠、脾、肝、肾、输尿管、膀胱、大脑、垂体、肺、食管、小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直肠、胆囊、横膈膜、腹腔神经丛等。

足浴20分钟,擦干后,使用智能脚底按摩贴30分钟,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

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胃痛发作时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粗糙多纤维食物,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进食宜细嚼慢咽。

保持精神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恼怒。

避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

内服小贴士:

1、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白、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后即可食用。

2、百合30克、乌药9克。用水煎2次,混合后上、下午服,每日1剂。治疗胃脘痛、空腹时胃痛、口干欲饮等。

足浴方法

●干姜吴萸艾叶方

〔组成〕干姜50克,吴茱萸30克,艾叶6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毫升热水同入浴足器中,先熏蒸,然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胃散寒止痛。主治寒性胃痛,症见胃脘冷痛,遇热痛减,受冷后加重,苔薄等。

●香附橘皮方

〔组成〕橘皮、青皮各60克,香附、木香各3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热水一同放入浴足器中,先熏后泡,每天1次,每次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主治肝气犯胃型胃痛,症见胃脘胀痛,走窜不定,嗳气或矢气后胃痛减轻,恼怒忧虑发作或加重等。

●蒲公英青皮方

〔组成〕蒲公英克,生大黄10克,青皮、醋各30克。

〔用法〕将以上前3味药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热水、醋同入浴足器中,先熏后泡,每天1次,每次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泻火,行气止痛。主治胃热型胃痛,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得凉稍缓,喜进凉食,口干口苦,苔黄腻等。

●二香方

〔组成〕香附、木香各15克。

〔用法〕将香附、木香洗净,放入药罐中,清水浸泡20分钟,加水毫升煎汤,20分钟后去渣取汁,待温后倒入浴足器中,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3~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理气。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胃痛。

●徐长卿甘草方

〔组成〕徐长卿、麦冬、丹参各6克,黄芪10克,乌梅、生甘草、绿茶各5克。

〔用法〕将上述诸药洗净,放入药罐中,清水浸泡20分钟,加水毫升煎汤,煮沸10分钟后去渣取汁,待温后倒入浴足器中,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3~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胃止痛,疏风散寒。适用于萎缩性胃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changqinga.com/xqyj/5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