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编者按
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柱中活动最多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颈椎病主要是筋骨缓弱,关节失稳,加上慢性累积性劳损,从而引发疼痛。
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年轻化了,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年轻人,今天你还能做到项背相望吗?
从“项背相望”说起
成语“项背相望”源出《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项,乃颈项;背,指脊背,也有作“肩背相望”的。原意指前后相顾,后用以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如《宋景濂学士文集序》:“海内求文者,项背相望,碑版之镌,照耀乎四方!”《清史稿·畴人传序》:“一时承学之士,蒸蒸向化,肩背相望。”
不管作何理解,一个人要从前面向后面观望时,颈项的活动是不可避免的,成语说出了其中的生理现象。
说说颈椎病
人的颈项是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头部的伸屈、旋转、侧屈等大幅度的运动都是在它的参与下完成的。人在一生中没有不活动、不劳动的,不运动颈项更是不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颈项的活动更频繁。
颈项活动的支柱是颈椎,它的骨骼很小,却负担着一个重量和体积都较大的头颅。不停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颈椎在力学上形成不稳定的骨骼结构。因此,它是一个非常容易出问题的部位,运动过度、不良姿势、年龄老化等原因,都会引起颈、肩、背部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损伤或椎间盘关节囊、韧带的继发或退行性病变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颈椎病。
颈项病好发于40~60岁之间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颈椎病的典型表现是疼痛,或局部钝痛(隐痛),或放射痛(串痛),或灼痛(跳痛),或牵拉痛(刺痛)。
疼痛的部位有头、颈、臂、手、前胸等。并可有进行性肢体运动障碍,重者可见肢体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也有部分病人表现出头晕、心慌、心跳等的,主要是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所致。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内责之于先天肝肾不足、后天脾胃失养,外责之于风、寒、湿、热侵袭,与劳累和用力不当不无关系,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颈椎病分类
临床上将颈椎病分为五型,除上述共有的症状外,还具有其各自的特征,如:
①颈型(局限型):主要表现出头颈、肩部疼痛,有明显的压痛点;
②神经根型:疼痛的范围与局限型一致,但伴有麻木现象出现;
③脊髓型:有明显的四肢症状(如握手无力、行走不稳等),中央型从上肢开始;周围型从下肢开始;
④椎动脉型:有猝倒发生,并伴有颈性眩晕;
⑤交感神经型:表现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如何减轻颈椎病?
颈椎病的预防比较困难,这与颈椎的生理特点和人的职业、工作性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但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颈椎病的发生或减轻其危害程度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减轻颈椎病的办法:
一要保持精神乐观,既不要求之过急,期望一觉醒来就能病去痛消;也不能听之任之,使自己经常处于痛苦中而漠然置之。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对待它,积极顺应它,努力战胜它。
二要加强颈、肩部肌肉锻炼,通过有意识地加强颈肩部和全身的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减轻疾病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活动量(度)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适量是最基本的原则:或大幅度的(身体健壮者),或小幅度的(身体有毛病的),或意念性的(颈项活动障碍的)。
三要选择合理的卧具,如睡硬板床,不睡高枕头等,以保持颈椎的生理角度相对稳定。
四要注意行、坐、卧的姿势,改变长期低头走路、伏案时间过长不注意休息等有害颈椎的不良习惯。
五要避免颈、肩部受凉,冬季有保暖措施,夏季不对着电扇直吹等。
六要防止颈项部闪、挫伤等。
也可选用部分具有补肾益髓养血功能的中药保健,如核桃、桑椹、黑芝麻、山茱萸、肉苁蓉、枸杞子、当归等,可以做成药酒或药膳长期服用。
治疗颈椎病
本病治疗的方法,可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种。
手术疗法痛苦大、花费高,有严格的适应症和一定的风险,除非各种非手术疗法都不能解决问题,或症状突出,非手术不能正常生活时,一般不提倡使用。
非手术疗法是治疗的基础,也是治疗的重点。它包括:
①药物疗法:有不少内服和外用的药物可以选用,西药大多数都是对症治疗,中药则是从治本开始的,多从补肾、健脾、活血、祛风、散寒、除湿等方面做起,辨证治之。外用的药物是通过药物的渗透原理发挥作用的,具有距离病灶近、作用直接、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以选用。
②手法治疗:相当多,效果也相对比较理想,如牵引、推拿、旋扳、按摩、针灸、水针、耳针、拔罐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或亲自操作下进行。
③物理疗法:比较实用,如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温热敷(或中药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可以在家庭进行。离子导入、高频电疗、超声波治疗、超刺激疗法、间动电流法等比较复杂,医院去治疗。传统的泥疗、沙疗、蜡疗、醋疗、酒疗等也属此类,对有些病证效果不错。
④器械疗法:就是使用颈围、颈托、药枕等器具辅助治疗的,它们或帮助颈椎定位,或限制颈项的活动度,或通过药物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等。以上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多种方法配合应用,并且要经过比较长的周期或疗程。
药枕疗法是中医的传统方法之一,它是把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行气止痛、芳香开窍、安神镇静、舒筋通络等作用的中药装入枕芯,通过它们散发出的气味和透皮作用,对病灶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和防治颈椎病的目的。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制作,常用的中药如当归、川芎、红花、葛根、菊花、白芷、威灵仙、徐长卿、五加皮、桑寄生等,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选药,以能够更适合自己的病证。
项背相望,靠的是颈项灵活;保护好颈椎,才能长久自如地看清自己的背后。
作者介绍
温长路,笔名寓愚、文苕。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现为作家、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中医药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医史文献、医古文、李时珍、王清任等分会常委、副主任等职。
来源:养生月刊(-4),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古今书籍余本在线/离线阅读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神农本草经》里的中药智慧—阿胶
中医治眼袋轻松做“绝袋”美人
春季养生与经络保健
全民学医倡议——家家皆可有良医
原来中医的问寒热能问出这么多道道(中)
皮肤过敏,注意饮食
原来中医的问寒热能问出这么多道道(上)
从月经盛衰谈女性保健
何裕民:如何多活15年?
糖尿病、消渴病?看仲景如何论消渴......
白领头晕预示的身体危机
春花、夏绿、秋青、冬红:饮茶讲究知多少
从肾气盛衰认识女性疾病
刮痧:“越黑越痛”越有效?
刮痧:“越黑越痛”越有效?
排除抑郁不用愁
小儿保健五步走,防病治病长智力
认识小儿推拿,用“手”保护宝宝健康
数九寒天养生三大法
进食补药不等于养生保健--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
路志正:冬季进补有禁忌,火锅、食疗宜辨证
三七化瘀有奇功,内服外用止瘀痛(附:三七服用禁忌)
化瘀止血话三七
中药用在不需要的人上就是毒
红花,让你的容颜由内而外绽放光彩
温病大家刘景源:经典解读温病的病因!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月经不调的原因和治疗
生活处处是中医
如何知道你的身体是否正常?
生命离不开“元气”
中草药治肺癌:热敷有疗效
想要面部美容?不妨从这里开始!
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为什么诊脉能够知疾病?
患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穴位艾灸巧调理
“火”是新陈代谢的保证
战场针灸:美军用中医针灸戳痛了谁?
闲聊中医儿科知识—儿童的生理特点
国医路正志
养生应该从何入手?
是什么偷走了我们几十年的生命?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令人“头痛”的头痛
“毁容伤身”的不止有别人的伤害,还有……
女性养生,调静通和
把脉的经验(岭南妇科名家蔡仰高)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肩周炎怎么办?
如何从身体看气血不足,中医调气血5个步骤
漫谈五行-五行如何指导治病、修身、治国?
自我调养巧治病:胃下垂
陆广莘: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
颈椎病的保健与治疗
成语药谈:以毒攻毒
桃胶真的是美颜圣品吗
怎么睡,才最补
防衰抗老,更年期女性要懂调养五脏
如何科学判断是否患有便秘?
了解慢性便秘,告别难解之痛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睡硬板床能赶走腰痛吗?
话说“龙眼”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睡硬板床能赶走腰痛吗?
话说“龙眼”
气温骤降,你的棉毛衫裤会“发热”吗?
排毒解暑,中医不外传的泡脚方
湿病论痹话“痛风”
中医眼中的高血脂及其治疗方法
低血糖症会危及生命,中医怎么认识低血糖?如何进行辨证施治?
掩耳盗铃--成语里的养生话题
百梨银汤:通治各类咳嗽
口气很重脸上长痘?该给脾胃排毒了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