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还是有点冷,但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立春节气,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天气息降越来越浓厚
春天将至,万物复苏,阳气也渐渐充足了起来。春天虽好,百花灿烂,但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别忘了顺应天时,颐养身心。
1
立春养生,护肝是首要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因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和调节心情。
中医认为,肝火是否旺盛与情志有关,心情舒畅,则可以防止肝火上越,并有利于体内阳气的生长,所以立春养生,首先要收起你的坏情绪,做到心胸开阔,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另外,虽然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但在寒冬之末,寒冷还是主导,所以别忘了防寒,安然过渡至新春。
2
天气乍暖还寒,勿忘保暖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仍较大。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
“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而这时候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3
流行症高发季,注意保健防病立春过后,天气由寒转暖,阳气初生,这正是身体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各种流行症如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等等容易找上门来。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上,要做到:
1.顺应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
2.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要注意休息和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3.注意口鼻保健。在起居方面也要顺应自然,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
4
立春养生五原则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春天很美妙,但也很容易生病,稍不注意,就容易疾病缠身。要想春季不得病,谨记立春养生六原则。
一、早起早睡以养肝
立春过后万物复苏,人应该顺应天时,早睡早起,放松身心,保持心情舒畅,情志畅达,一旦违背天时,就容易损伤肝脏,引肝火上升,不利于身心健康。
二、防止旧病复发
古语有云:“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季时冷时热,早晚温差大,一不小心,就容易患上各种流行病症,特别是本身就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和心肌梗塞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三、不要过早减衣
立春虽到,但依然保留着属于冬末的几分寒意,聪明的养生者总会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而并非纠结是“冬”还是“春”。立春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各种病菌就会乘虚而入,摧残你的身体,降低抵抗力。
四、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五、少吃补品和盐
立春过后阳气初生,正是保养阳气的好时节,在一段时间内,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同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盐量的摄入,因为吃盐会伤肾气,不利于阳气的保存。
5
立春过后,这些蔬果要多吃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但提醒胃不好的人应少吃。
红枣
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可以适当吃甜食。
春芽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部分资讯来源:腾讯网执行编辑:徐长卿、知晓
图片来源:千图网
声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方在24小时内删除内容,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