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灵魂拥有温度
点评嘉宾
季晓飞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
医院
主持嘉宾
刘莹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
医院
分享嘉宾
曹华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
医院
病情简介
患者男,27岁,因“发现右下肢增粗10余年。”于年5月21日入院。
患者10岁左右发现双下肢长度不等,右下肢较左下肢长约1cm,此后发现右下肢较左下肢增粗;高中时期增粗显著。患者幼时经常跌倒,体育运动能力较常人略差,无疼痛、麻木、肢体无力、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等不适。多次于外院就医,4个月前就诊我院门诊行双下肢股骨、胫腓骨MRI提示右侧大腿肌肉脂肪化,考虑肌肉病可能性大;右侧小腿内侧皮下脂肪增厚;行腰椎MRI提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未明确诊断。患者病前无外伤史,病来体力状态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史:
既往体健
个人史:
无特殊;足月顺产;出生史无特殊;未婚未育;无不良嗜好。无毒物特殊药物接触史。
家族史:
父母及姐姐体健。家族无遗传疾病病史。
查体
颈、胸、背部多处可见皮下结节,质软,不可移动,胸部剑突水平皮肤大小约直径5cm类圆形皮肤色素沉着。
双手掌大小鱼际肌较平,掌纹深,双肘屈曲侧皮纹少、浅。右下肢较左下肢明显粗,右膝关节表面皮纹浅,双足轻度马蹄内翻足,右足皮肤粗糙、脱屑、体毛重。
神经系统查体:
神清语明。精神、智能正常,颅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右侧L2-S2水平痛觉减退。双上肢及右下肢腱反射弱。双侧Chaddock征(+),右侧Babinski征(+),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双下肢外观:
患者双上肢及双手外观:
患者右足外观:
颈部多处可见皮下结节,质软,不可移动,胸部剑突水平皮肤大小约直径5cm类圆形皮肤色素沉着。
背部多处可见皮下结节,质软,不可移动
辅助检查——头MRI:
辅助检查——头MRIT2Flair:
颈椎、胸椎、腰椎MRI:
双下肢股骨、胫腓骨MRI(-01-05)
提示右侧大腿肌肉脂肪化,考虑肌肉病可能性大,右侧小腿前内侧皮下脂肪增厚。
辅助检查
肌电图:
右下肢未见明显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
脑电图:
界限性脑电地形图,界限性脑电图,背景快波活动增多。
胸部CT(平扫+HR):
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双肺下叶少许炎症改变。
颈部血管彩超、腹部彩超、泌尿系彩超、双下肢动脉彩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皮下结节活检:
表皮囊肿伴肉芽肿性炎症
血液化验
肾功能:
肌酐(Cre)43μmol/L(正常值:59-μmol/L),余项正常;
生化肝功:
球蛋白(Glob)19.8g/L(正常值:20.0-40.0g/L);总蛋白(TP):62.2g/L(正常值:65.0-85.0g/L),余项正常;
血脂:
甘油三酯(TG)1.72mmol/L(正常值: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76mmol/L(正常值:1.04mmol/L),余项正常;
便常规:
便潜血弱阳性。
余血常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
大致正常;
皮肌炎生化、电解质、血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类风湿因子、CRP、ASO、抗环胍氨酸多肽抗体、肿瘤标志物(AFP、CEA、CA、CA、TPSA、FPSA)、肝炎梅毒HIV、甲状腺功能5项+TRAB未见明显异常。
基因检测待回报
季晓飞教授总结与分析
病例特点
青年男性,自幼跌跤次数较多,10岁左右发现右下肢较左下肢长1cm,后右下肢较左下肢增粗明显,体育课成绩稍差,智能正常。无其他不适。父母正常。非近亲结婚,有一年长7岁姐姐,体健。查体:颈部、胸部、背部多处皮下结节。胸前剑突水平可见5*5cm皮肤色素沉积斑。双手掌大小鱼际肌较平,掌纹深,双肘屈曲侧皮纹少、浅。右下肢较左下肢明显增粗,右侧膝关节表面皮纹浅,双足轻度马蹄内翻足,右足皮肤粗糙、脱屑、体毛重。
神经系统查体示神清,语明、精神、智能正常。颅神经未见明显异常。右侧L2-S2水平痛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弱。双侧Chaddock征(+),右侧Babinski征(+);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定位体征。
头MRI+MRA提示双侧额顶叶皮层T2Flair小片状高信号;头MRA未见确切异常。
全脊椎MRI未见明显异常。
综上,患者有右下肢肥大表现,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下肢骨骼、肌肉、脂肪组织较左下肢肥大;有皮肤改变;有椎体束受累表现,头MRI提示双侧额顶叶皮层T2Flair小片状高信号,童年起病,考虑为遗传性疾病。
目前考虑以下疾病可能
1、特发性偏身肥大症
多见于女童,以右侧多发,可出现一侧躯体(包括头面部、躯干、上下肢)肥大,累及骨骼、软组织,也可以只出现一个肢体肥大。目前尚未发现该病的责任基因,目前关于其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认为是在胚胎时期有一个细胞发生了突变,而其他细胞是正常的,所以增值是马赛克分布。
2、Proteussyndrome
新生儿一般是正常的。6-18个月过度增长变得比较明显。随着年龄增长更加严重。皮肤改变以足底皮肤增生为著。为AKT1基因突变所致。一般认为是胚胎时期一个细胞随机病变开始,其他细胞正常,呈马赛克分布。
3、Klippel-Trenaunaysyndrome
是一种先天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疾病。有三大主要临床表现:
①痣状毛细血管扩张畸形;
②静脉曲张
③软组织和骨组织增生。分为
⑴静脉型:以静脉异常为主,包括浅静脉曲张,静脉瘤,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缺如或者深静脉缺如等。
⑵动脉型:包括动脉堵塞、缺如或异常增生等;动-静脉瘘型:主要以患侧肢体异常动-静脉瘘为主;
⑶混合型。
建议
进一步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病例分析及讨论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