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例ldquo不明原因腘窝疼痛案

王某,女,64岁。年4月6日。主诉:左侧下肢腘窝处阵发性剧烈疼痛两三月,不分昼夜,发无定时,持续时间数分钟到十数分钟不等,先是自行热敷和按摩可缓解,后无效,患者因惧怕疼痛整日惶惶。近日腹痛凉气感。查左侧腘窝处无红肿硬结,表面可见静脉曲张,按压触摸无异常。处理:针灸(以局部取穴为主),口服天麻丸,骨筋丸治疗十余天效果不明显,疼痛仍时轻时重,疼痛频率时多时少。舌苔薄白,右脉寸关浮滑尺沉弱,左脉寸弱关弦滑弱尺沉弱。手心潮。诊病思路:一.定阴阳:患者年过六旬,痛处无红肿,舌无阳征,左脉均弱,属阴病无疑。二.辨六经“病”:年过“七七”,左关弦弱,少腹疼痛——足厥阴肝。右寸关浮,左寸弱,手心潮,患病部位在膀胱经——足太阳膀胱,手少阴心,足太阴脾。三.辨“证”论治小腹疼痛凉气感。处方思路:——厥阴脚气水肿专方,取木瓜,吴茱萸温散厥阴寒湿,解痉止痛。——太阴虚劳里急专方,并芍药甘草汤虽治少阳筋脉挛急,和“病在厥阴,发于少阳”并不矛盾。病在下肢——牛膝引经,藤类达肢(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徐长卿,元胡,香苏散——理气止痛,随证治之。疗效:服药第二天疼痛未发,因为配合针灸治疗,每天问诊连续三天未痛,后停针灸,年4月14日复诊,已经连续十余天未痛。

处方加减:去徐长卿,香附,苏叶,

加当归,川芎,地黄——活血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加附子,地黄——“冬不藏精”,“缓则补之”,避免复发。

体会:这个病用西医的思路分析不出病位(神经,血管,筋肉?),中医却能从阴阳、六经、三焦辩证.辨治。西医治疗无从下手,中医却能应手而治,直取厥阴,辨病辩证,随证治之,优势顿显。所以说中医在医学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民间更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程循江中医诊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changqinga.com/xqzf/7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