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医师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悦读中医天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势佳构学识
爱好,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历代医家解释《金匮要略》者不少,但大多把要点放在条则释义和单方袭用方面,对药物的解释则较大略,希奇是对一些少用与异名药尤甚,给研习《金匮要略》或临证施治带来了必然困苦。鉴于此,小编保举众人懂得一下《金匮要略》的这20种药物——01
鼠妇
又叫地虱、鼠粘、豌豆虫等名,鼠妇科动物平甲虫的干枯所有。
酸、凉,归肝、心包经,具破血利水,解毒止痛之功。
煎服3~6克,或入丸散,可突矬,妊妇忌服。药见鳖甲煎丸。
02
紫威
又叫凌霄、凌霄花、鬼目等名,紫威科植物紫葳的花。
酸、咸、归肝、心包经。具散瘀通经,凉血祛风之功。
煎服3~9克,或入丸散,可突矬,气血空虚及妊妇忌服。药见鳖甲煎丸。
03
蜣螂
又叫推屎虫、粪球虫、夜游将领等名,金龟子科虫豸屎蚪螂的干枯全虫。
咸、寒、有毒,归肝,胃,大肠经。具攻毒定惊,逐瘀通便之功。
煎服1.5~6克,或入丸散,也许突矬,妊妇忌服。药见鳖甲煎丸。
04
云母
又叫云粉石、千层玻、云珠等名,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
甘、温、归脾、肺、膀胱经。具纳气坠痰,止血敛疮之功。
煎服9~15克,或入丸散,可突矬。恶徐长卿,忌羊血,阴虚火旺者慎用。药见蜀漆散。
05
天雄
又叫白幕,附子或草乌头之形长而细者,于是《纲要》说:“天雄有二种:一种是蜀人种附子而生出长辈......一种是他处草乌头之类,自生成者”。
辛,热,有毒,归心、肝、脾、肺、肾经。具祛风散寒除湿,益火助阳强筋之功。
煎服2~6克,或入丸散,可突矬,阴虚阳盛及妊妇忌服。药见天雄散。
06
蛴螬
又叫地虱、老母虫、核桃虫等名,金龟子科虫豸朝鲜黑金龟子或其余近缘虫豸的干枯幼虫。
咸,微温,有毒,归肝经。具破血行瘀,散结通乳之功。内服1.5~3克,入丸剂,可突矬,药见大黄?虫丸。
07
蒴藋细叶
又叫接骨草小叶,排风藤小叶,铁竹篱小叶等,忍冬科植物蒴藋的小叶。
甘酸,温,归肝经。具祛风除湿,活血散瘀,发汗利尿之功。煎服9~16克,或入丸散,可突矬。药见王不留行散。
08
白鱼
又叫鮊鱼,白扁鱼,鲤科动物翘嘴红鲌的肉。
甘、平,归肺、胃、肝经。具开胃健脾,消食行水之功。适当煮食或入汤散。药见滑石白鱼散。
09
文蛤
别名花蛤、白利壳、海蛤壳。帘科动物文蛤的贝壳。
咸,平,归肾经。具清热利湿,化痰软坚之功。煎服6~12克,或入散剂,可处用。药见文蛤散。
10
蜘蛛
蜘蛛别名网工、网虫、扁蛛等名,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等的全虫。入滚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去头足研粉入药。
苦寒有毒,归肝经。具解毒消肿,祛风疗疝之功。取0.5~1枚丸散内服,可突矬。药见蜘蛛散。
11
鸡屎白
鸡屎白又叫鸡矢、鸡子粪、鸡粪等名,雉科动物家鸡粪上的白色部份,以白鸡乌骨者为上。晒干、文火焙炒,炒时洒入一些白酒研粉入药。
苦咸、凉、归膀胱经。具利水泄热,祛风解毒,通二便,愈转筋之功。取3~6克入丸散内服。药见鸡屎白散。
12
葵子
葵子又叫冬葵子、葵菜籽等名。锦葵科植物冬葵(冬苋菜)的种子。甘、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具利尿通淋,滑肠下乳之功。煎服6~15克,或入丸散,脾虚肠滑及妊妇慎用。药见葵子茯苓散。
13
硝石
又求乞金石、消石、火硝等名。矿物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
苦咸、温,有毒,归心,脾经。具破坚退黄,利尿泻下,解毒消肿之功。煎服1.5~3克,或入丸散,可突矬,体弱及妊妇忌服。药见硝石矾石散、大黄硝石汤。
14
粉
即铅粉、铝白。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甘、辛、寒、有毒,归肾经,具消积杀虫,解毒生肌之功。内服1.5~2.5分,或入丸散,可突矬,脏腑虚寒及妊妇忌服。内服宜量少,暂用、慎用。药见甘草粉蜜汤。
考《金匮要略》原文,“毒药不只”及方后“取二升,去渣,内粉蜜……温服一升,差即止”。粉似当指铅粉,不指米粉。
15
土瓜根
又叫王瓜根、山苦瓜、土花粉等名,葫芦科植物王瓜的根。
苦、寒,归大肠、胃经,具泻热生津,破血消瘀之功。煎服3~9克,鲜者可用50~克,或入散剂,可突矬,脾胃虚寒及妊妇慎服。药见土瓜根散。
16
紫参
又叫牡蒙。蓼科植物石生蓼的根茎。苦辛,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具破血止血,通窍止嗽,利巨细便之功。煎服3~9克,或入丸散,可突矬。药见紫参汤。
17
狼牙
又叫狼牙草、生狼牙、牙子等名。《本经》曰:“生川谷、味苦寒,主邪气热气,疥搔恶疮创痔,去白虫”。归心、肾经,煎服适当,可突矬。药见九痛丸、狼牙汤。
狼牙药物已缺,阴中蚀烂者,《金匮要略语译》谓:“内服加味自在散或龙胆泻肝汤。”《金匮要略讲稿》云:“用加减蛇床子苦参汤…….煎水先熏后洗”,可酌用。
18
蒲灰
又叫香蒲、蒲黄草、水烛炬等名,香蒲科植物长包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培植物全草。
其甘、辛,归肝、心、肾、肺、胃经,具凉血消痈,利尿通淋之功。煎服3~9克,或入丸散,可突矬。药见蒲灰散。
如无香蒲全草,可用香蒲花即蒲黄代之,于是《金匮要略浅述》说:“蒲灰即蒲黄粉”。
19
新绛
又叫绯帛,茜草汁刚染色尚未清洗利用的丝织物。故《本经》茜草条说:“也许染绛”。
苦、寒、归肝、肺、胃经,具活血破血,通络止痛之功。煎服适当。药见旋覆花汤。
《金匮方歌括》说:“陶弘景曰:绛、茜草也。”因而无新绛时,可用新鲜茜草代之。
20
戎盐
又叫胡盐、羌盐、青盐等名,卤化物类矿物石盐的结晶。
咸、寒,归心、肾、膀胱经,具凉血明目,助肾益精之功。煎服1.5~2.5克,或入丸散,可突矬。药见茯苓戎盐汤。
别的,《金匮要略》所载乌扇即射干,薯芋即山药,?虫即土鳖,虻虫即牛蚊子,矾石即明矾,泽漆即五云朵,瓜蒂即甜瓜把,王不留行即麦兰菜的种子,干漆即漆桶用剩之漆足,蜀漆即常山的嫩枝杈,其性味功效,亦不成不知。
好书保举
《读过金匮要略》
《读过金匮要略》别名《读过金匮卷十九》,为陈伯坛老年于香港之做,做家脱稿后死亡。中华民国庚辰()年蒲月,“伯坛中医专校同砚会”为思念恩师将其出书。本书对《金匮要略》原文逐条停止诠解释义,系统地解析了各方的构成道理、配伍意义、性能主治及其适应证等。陈氏看重经文考据,更复以临证阅历注经。其篇卷评论之详,善用铺陈排比,层层解析,首尾响应,在历代《金匮要略》注家中亦属罕见。
做家陈伯坛(—),驰名伤舍间,被誉为“广东伤寒四大金刚”之一,清光绪十一年(),受聘于广州陆军军医学塾,任华夏医学总教习、中医主任,主讲《伤寒论》。年,百口迁往香港,开办了“伯坛中医专业学塾”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