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国乡村杂志年第四季度有

《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时间:10月1日至12月31日结束

堂叔是郎中(散文)

文/陈通宪

四四方方的火铺上,长条石围成的火炉膛里,杂木柴火烧得正旺,火苗一个劲地往上窜。三角青架上,架着的不是以往炒菜、煮饭的铁锅鼎罐,而是被烟薰得漆黑的土瓦陶罐,里面咕嘟咕嘟地煮开了,往上冒出热气。随后,瓦罐被从三角青架上提下来,移到边上的火灰旁,让文火慢慢地煨着,直至浓稠,满屋里漂出了袅袅娜娜的淡淡苦中带有一丝丝草香的中药味。这是堂叔在煨中药。

堂叔是乡下郎中,识得山中不少的中草药,哪种药叫什么名字,根茎叶花果分别有不同的作用,和什么药搭配治什么病,草药生长的环境,他都了如指掌。堂叔不仅采药,还栽药,遇上一些不急着用,而平时又难以找到的草药,他就会在房前屋后栽起来,以备不时之取。因而,他的房屋四周药草袭袭,花香阵阵。

后来,大队看中了堂叔这门技术,推荐他参加了公社卫生院举办的短训班后,给他配发了一个棕色的皮革卫生箱。皮箱一侧白色圆圈内,一个红十字十分醒目。箱里里一个个白色的、棕色的小药瓶子,蒸煮消毒用的腰型小针盒,红汞、碘酒、纱布、棉球,剪刀、钳子等等,简直就是一个百宝箱。于是,堂叔就在大伙信任的目光中,当上了村里的赤脚医生。

村子位于两座大山之中的一条狭长地带,上下两个生产队相隔七八公里。遇上哪家人生病,就托人捎个口信,他会放下手中正吃的饭碗,背起药箱,立马就走。暴风雨夜,山道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流动的光亮,那是堂叔在举着杉木皮捆扎的火把照明。那时,用得更多的是杉木皮和枞槁火把。

对于普通的头痛脑热、口舌生疮、跌打损伤,他大都用中药。小孩子发热,他就用白酒不厌其烦地反复在腋下、手足心、脑门进行擦拭,做物理降温,他的原则是能外用药,决不内服,能吃药,尽量不打针。

堂叔掌管的卫生室在村子中央的大队部,前后两间屋子。前间是他给人看病的诊室,后间是两堵高高的用土漆漆得暗红色的中药柜。大柜中上下分出很多小抽屉,外面贴了手写各种药名的标签。里面盛着各种中草药。外间,我们可以随便去,里间就绝对不让闲人进入,除非是上面来人检查,我们怪堂叔好小气。在一次酒足饭饱后,堂叔就说,不是我小气,是怕你们好奇,翻乱了我的药。每种药有严格的分类和用途、用量,乱不得,用错药会要人命。

药柜里的药,堂叔经常补充,因而要经常上山采挖,保证药材源源不断。后来,他跑到村小学校找到校长说,毛主席教导我们: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能不能利用星期天,组织学生义务劳动,随我上山采药?采回来的药归大队。当然,我不会让孩子们白干,我会教他们认药。校长一听,既不占上课时间,又能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学一些教室里学不到的知识,何乐而不为?

那天,堂叔在两张宽大的竹篾晒席上分类、晾晒那小山一般的草药,脸上露出了狡黠的微笑,破例哼起了当时的流行歌曲: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

也是从那次开始,我跟堂叔认识了了不少草药名:当归、卜芥、儿茶、八角、丁香、大黄、山萘、川乌、天麻、麦冬、元胡、三七、山楂、金银花、何首乌、川牛膝、车前草等等,有的药名读起来很美,如桂枝、防风、景天、雪见、龙葵、紫萱。堂叔小时候让叔公送到私塾里读过几年书,看了一些古籍线装本。说到紫萱,堂叔就讲起了宋太祖的故事。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夺取皇位后,经常饮酒作乐,不日致酒色伤身。太医用了很多药都不见效。一天,宫中食客徐长卿得知皇上的病后,从山上采得一味草药煎水给皇上服用,没想到皇上多日疾病竟出奇地好了。皇帝惊奇地问:此药何名?徐长卿卖了个关子说:启禀皇上,这山中草药,尚未有名。皇上高兴,就特许徐长卿自己起个名字。得知徐长卿喜欢宫中的一个姑娘叫紫萱,就同意这药叫紫萱,并把这紫萱宫女赏赐给他。

见的多了,我对草药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些生长在沟沟坎坎、田里山洼、悬崖绝壁的草药,年复一年地在某个角落里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它们的巨大药用价值后,才从犄角旮旯里来到我们身边。这些中草药,为我们祛病健体,成了千百年来人们最可依靠的朋友。

四年前的冬天,我在铁路上检查设备,不小心一脚踏空,造成右脚胫骨和腓骨同时折断。医院进行了石膏固定和包扎处理后,说无需住院,回家慢慢调理。一个月后,为了查看伤口的恢复情况,医院拍片。谁料一看片子,骨裂线依旧清晰,也就是说,伤损处没有任何愈合。后来,经人介绍,医院诊所,医生查看了片子后,拆除了石膏,将祖传中药调好后,包扎于患处,强调每两天一换。一个月后再拍片检查,发现骨裂线已经开始呈现模糊状态,折裂部位在慢慢长合。中药显出了它独有的疗效。看来,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一点也不敢小视。

中草药种类繁多,药性各异。有的用其根,有的取其茎,有的需其叶,有的要其花,有的重其果。药各个部位有不同的疗效。有的长在土中,有的浮于水上,它们总是那么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却又于我们生活的如此重要。

审阅:吴秀明

简评:由郎中堂叔说起,简直是做了一次中药普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终审:严景新

作者简介:陈通宪,年出生,湖南新晃县人,中国铁路作协、湖南省作协会员,有余万字文学作品散见于各报刊,获全国、省市各类文学奖项30多个,著有个人文集《落叶的声音》(文联出版社)。现供职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

咨询出版扫码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changqinga.com/xqyj/6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