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朋友圈很热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仙剑三舞台剧
有跪天跪地哭喊着太棒了的,有决绝又愤怒地说简直太烂了的!
一个舞台剧被这么多人反复地拿出来争议也着实是罕见。
本人不才,想来跟大家聊一聊仙剑三舞台剧的争议。
不如前作?
在争议声中,喊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同一团队,作品却不如前作?”
其实同一系列作品被拿来横向比较确实是司空见惯的事,当得知仙剑一要被改编成舞台剧时,其实我跟大部分人的态度是一样的——究竟这群人能够做出什么样的作品来?大概还是cosplay般的走场吧?毕竟大部分粗制滥造的游戏改编舞台剧范例在前,让本身对二次元转向三次元就不太支持的我,根本没有对这部作品抱有任何的期望。
可能也正因这些前提因素,虽然是大IP,但却让大众对仙剑一舞台剧的期望值低了许多,包容度也自然而然上涨,相信很多人当时跟我脑中的OS是一致的——如果做烂了,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就像当初我的第一想法一样:“看吧~我说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墙很厚的”种种的前提因素之下,乃至在仙剑一横空出世之时,毫不留情的刷新了一众质疑者和观望者的三观,包括我在内。
作为第一次游戏改编的成功案例了,仙剑一舞台剧让许多从未走进剧场的人爱上了剧场,更让传统舞台演出的高雅殿堂中出现了一群年轻疯狂的粉丝,记得当时我们跟几位业内人士聊起仙剑一现象,他们纷纷感慨道:“到底是从哪冒出来个他们的”。
作为一个舞台剧,仙剑一甚至引爆了互联网,开创4月演出冷门档期的史上最高票房纪录。除了吸引了仙剑粉丝,更是吸引了一群业内业外的专业非专业人士到剧场一睹真容,这是真真没有愧对仙剑的大IP之名,虽然同期还是伴着质疑声,但仙剑一舞台剧确实成为了去年一股现象级的热潮。
聊完仙一,我们来说仙三。
有了仙一舞台剧的珠玉在前,仙三舞台剧自然给人的期待值远超当初,拿群里一个小伙伴的话来说:“仙一口碑那么好,仙三他们必须得上天才能行了!”在我看来,仙一把大众胃口吊那么高,他们恐怕连上天了我都不一定会买单。
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是“上天”了——让演员吊足了威压在剧场中飞檐走壁,摒弃了仙一赤鬼王那样平面打怪的模式,可以看到的几乎所有会动的怪和场景,都是3D建模和动作捕捉做成的,这其中的工作量巨大可想而知。在设备上增加了地屏,斜面的舞台设计增加了视觉立体感,在这样的斜面舞台上演出,演员恐怕也没少吃苦。
但就在这样的配备下,为什么反而激起了极端的争议呢?
首先来说争议最大的问题一:剧情
这真真是舞台剧的硬伤,也是舞台剧的无奈。要把一个体量巨大的游戏原剧情浓缩到三个小时的舞台剧里,怎样才能剧情连贯而不突兀?更何况相较于仙一,仙三的故事、场景、支线更为的复杂和零碎,拿游戏的第一段落来说吧:永安当、百毒楼、璧山、唐家堡、渝州西南、九龙坡、霹雳堂地牢、大渡口…光景天雪见正式踏入江湖旅途,就整整转换了近10个场景,在接下来的正式剧情中,仙三游戏的整个脉络更是涉及到了不下50个零碎场景切换,这对于舞台剧来说,无疑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仙剑三舞台剧在剧情上进行了大胆的删减以及合并同类项,主要以寻找五灵珠以解救苍生的线索来串联了剧情。从故事的完整度来说,这一点是做到了比仙一更为精炼的。但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由于剧情被迫删减,许多男女主角之间情愫暗生却与灵珠主线无直接关联的剧情便被删除,直接导致了男女主角感情发展的空白,让这两个人的感情发展过于突然。也正因为这一点,仙三舞台遭受到了第一批来自原著粉丝的强烈抨击。
在这里想说一下个人看法,仅有三个小时,要将仙三庞大的故事脉络讲清楚,的确是不得不舍弃了太多感情交流的剧情。但是!在剧情的衔接处理改编上,舞台剧的编剧功力的确是还不足够来整合改编这个复杂的故事架构,加上这次仙剑三舞台剧太过于把重心放在了视觉体验,让男女主角整个情感线出现了苍白。
第二个争议问题:人设电视剧走向?
似乎因为当年电视剧面目全非的改编触犯了“众怒”,仙剑舞台剧系列从一开始打出的宣传就是“尊重原作”,而不管是仙一还是现在的仙三,却总是能听到质疑舞台剧人设走向跑向电视剧的声音?
究竟——“有多电视剧”?
从造型上来说,为了避免做成传统的cosplay剧,仙剑系列舞台剧的制作方在造型上做出了“更为适合三次元呈现”的造型修改。个人觉得在这一点上,两代舞台剧都是做得很不错的,毕竟我真的无法接受我的童年女神龙葵顶着一头浅蓝色的头发以真人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还是那句话:“次元的墙壁,很厚的”而从造型上做出了改变开始,便不停的有人在质疑仙剑舞台剧走了仙剑电视剧方向,这点上,作为局外人的我,都要替舞台剧剧组喊声冤了。不管是仙剑一的赵灵儿,还是仙剑三的徐长卿,虽然造型于原作有所区别,但可以说从舞台剧的塑造上,还是无限遵从于原作的。
从舞台人物的塑造来说,讲一句可能原作粉不爱听的,个人非常喜欢仙剑三舞台剧对于龙葵性格的改编,也并不认为龙葵被崩坏走了电视剧路线。当然这其中,饰演龙葵的演员屠画功不可没。特别是冰风谷一场戏,台上只有冰冷的石头和惨白的灯光,这个小姑娘一个人在台上红蓝葵精分无缝衔接,到最后殉剑时的悲壮,我的确是动容了的。
有人说仙三舞台剧中龙葵的戏份太多,让第一女主雪见变成了酱油,但事实却是龙葵大部分时候并没有台词,仅靠依偎在不起眼的角落来完成“真·露脸打酱油”(没办法谁让她是女二呢),条件的限制,这就必须让龙葵在短短的几场戏中,将红蓝葵的截然不同的性格诠释得非常清晰,这一点,舞台剧的龙葵是优秀的。
而仙三舞台剧的徐长卿,却是让我惊喜的一个人物,少了游戏的优柔寡断,多了一丝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勇气,这样的徐掌门,真真讨喜了不少。
争议三:不如仙剑一?
我们所说的“记忆中的事情永远是和得不到的东西一样美好和怀念”拿来形容这个争议恐怕再合适不过了。
我甚至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的评论——
“仙剑三舞台剧的威压吊得数量比仙一少那么多是怎么回事?”
“仙剑三舞台剧的舞台互动跟仙一比起来简直少得可怜”
可身在现场的我却发现,威亚技术几乎铺满全部武打戏份,互动环节也满场频繁出现。
回想起仙一当时仅有的苏州城片段互动和李逍遥赵灵儿二人直上直下的威亚效果,突然很心疼这个剧组,面对这样的无理取闹,你们可还安好?
言归正传,记忆中的事情总是会欺骗你的判断力,犹记得当初仙一横空出世之时,依旧是好评与质疑齐飞,但到了今日,似乎大家也都只记得好评忘却了那些质疑,时间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东西。
拿记忆中美好的事物与当下做比较,自然是得不出公正的评判,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他当作一部全新的作品,来品鉴那些被你忽略掉的真正的美味呢?
在我看来,仙剑三舞台剧虽然自首演开始便充满了强大的争议,但有一群人为了一句简单五个字的约定,在一年时间内策划筹备出如此庞大体量的作品,兼顾极其复杂的技术合成,抛开仙一的全部光环,我愿意给仙三舞台剧一个满意的肯定。这个社会上,唯有真诚二字不可辜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些没亲眼看过只能道听途说的朋友们,就请停下你们凑热闹的手吧~)
本文转载自“戏聚”
编剧类文章精选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
编剧入门必修的5节课
搞戏剧和电影的,都在怎么改编莎士比亚?
以《搏击俱乐部》为例
聊一聊戏剧冲突的类型与焦点
经典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电影,你看过几部?
那些改编自舞台剧的经典电影
问题精选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
Q:室内乐,就是室内演奏的音乐吗?
Q:为什么要听歌剧?
Q:交响乐的历史?
Q:古典音乐如何入门?
Q:导演如何给演员说戏?
项目合作、沟通交流
请联系:theater_arts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