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卿借问良工何妙药,无名因以赋长卿

CHANGQING

“开唐天子语蛇惊,一味还将蝮毒平。借问良工何妙药,无名因以赋长卿。

偶然之间读到这首诗,惊觉中药名的由来竟如此有趣。于是便想把这份有趣也给大家传递一下。

提到“徐长卿”,就绕不过《仙剑3》里面由霍建华出演的那个角色。

比起那个帅气的电视人物,现实里的徐长卿,只从外表来说,确实是过分平平无奇。

但是其内涵,比那位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说从司马相如开始,长卿就成了我国古代最受欢迎的男孩名字之一。

什么窦长青、李长卿、冯长卿,甚至演化为各种长青、长清、常卿。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原本只属于男孩的名字,却被冠了徐姓,做了药材名呢?

有说是唐太宗时期的。一天,太宗被毒蛇咬了,什么解毒良方试过都没有用。

直到一个叫徐长卿的文官,他略通医术,上山采了一味不知名的药材给太宗吃,吃过竟然真的解了蛇毒。

于是唐太宗便奖励这位官员,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味药材。

也有说是同样的故事,但是却发生在赵匡胤和另一位也叫徐长卿的官员之间。

那时候赵匡胤早已问鼎中原,大权在握。可能江山打下来了,就比较松懈,山珍海味吃多了,容易伤胃。

有一日,他突觉腹痛难忍,也是试尽各种灵丹妙药,却全都无效。

这个徐长卿便斗胆,给赵匡胤进献了这味不知名的草药。

他吃过之后,出于情节需要,腹痛自然也“不得不好了”。

于是这个徐长卿,同样也十分荣幸地得到了该草药的冠名权。

事实上,“徐长卿”这个药材名,第一次出现,是在《神农本草经》里面。

也就是说,其实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有这个叫法了。

所以上面两个版本的说法,显然只是古人虚构出来,方便老中医们,用故事的的形式去教授自己的徒弟。

你看,我们现在也可以很容易地从这两个故事得知,“徐长卿”的主要功效便是解毒和镇痛。

多么形象生动的教育啊,不比任何死记硬背都来的有效吗?

而且木木也觉得,给每一味中药,都作一个动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情啊。

其实,中医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高深玄奥和枯燥的。

中医这门伟大的科学,既包含了治病救人的积极现实意义,又蕴含了深刻的做人做事的哲学道理。

很值得当代的青少年,去好好研究和学习。

从非典和新冠都可以看到,往往越是在大灾大难发生的时期,中药和中医越是能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魄力和胸怀。

给处于困难之下的中华儿女,带去更良好的健康保障,以及面对困难时更大的勇气和信心。

常言道,危机亦是转机。木木相信,借当下这个神奇的时代之势,离中医复兴的日子,一定不远了。

觉得有用就分享一下哦!

木木竹马

原创不易,感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changqinga.com/xqyj/4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