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草纲目里认识名字美得不像话的l

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6.html

自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到夏商周、春秋、战国....到如今中国不知不觉中已经5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沉淀了不少文化瑰宝。有这么一个瑰宝,他,来自于大自然;他千般变化,演绎万重意外;他,挽垂危于须臾,予希望于绝境,续生机于世界;他,赋予了生命万千可能。他――就是中药文化。

在中药文化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经典著作,今日我们将共同走进其中一本经典著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跟小药同学一起来认识《本草纲目》里面这些名字特别美的“他们”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中国药学著作,52卷,明朝李时珍撰,刊于年。全书共多万字,载有药物种,收集医方个,绘制精美插图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1.使君子

药名使君子释意释名:留求子。气味:甘、温、无毒。主治:1、小儿脾疳。用使君子、芦荟,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2、小儿痞块(腹大,肌瘦而黄,渐成疳疾)。用使君子仁三钱、木鳖子仁五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龙眼大。每取一丸,放入一个破了顶的鸡蛋中,饭上蒸熟,空心服。、蛔虫病。用使君子为末,五更时以米汤调服一钱。4、小儿虚肿(头面、阴囊都有浮肿)。用使君子一两,去壳,加蜜五钱炙炙药,研细。每服一钱,饭后服,米汤送下。5、虫牙疼痛。有使君子煎汤频嗽。

使君子(QuisqualisindicaLinn.),别名:舀求子、史君子、四君子,种子为中药中最有效的驱蛔药之一,对小儿寄生蛔虫症疗效尤著。

名字由来:

传说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肚子肿胀,不思饮食,各方医生素手无策。后来刘禅却在野外的时候无意间吃了一种植物的果实,他的疳积病从此不治而愈。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遂将这种植物叫做使君子。使君本来是古代对州牧的尊称。刘备曾被曹操举荐为豫州牧,所以被称为“刘豫州”或“刘使君”。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人们因此将这种可以驱除蛔虫的植物称为使君子。

2.徐长卿

药名

徐长卿

释义释名:亦名鬼督邮、别仙踪。气味:(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主治:1、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每服五钱,水煎,再加朴硝一钱,温服。此方名“徐长卿汤”。2、晕车晕船。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此,等分捣碎,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徐长卿亦治疫疾邪恶气、温疟等。

徐长卿,学名Cynanchumpaniculatum(Bunge)Kitagawa。时珍曰∶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别名:寥刁竹,竹叶细辛。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以及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此外,徐长卿还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

名字由来:

传说一:

  据传,赵匡胤发动政变成功后,黄袍加身,被尊为宋太祖。他为了巩固政权,采用削弱军权,重用文人的政策。徐长卿作为“文人食客”被其录用,进入朝中供职。

  话说赵匡胤大权在握,终日饮酒作乐,以致酒色伤身。经不少御医诊治,总是难以治愈。一日,徐长卿看见宋太祖脸色异常,手顶胃区,甚感痛苦,忙前去探问。一问才知道皇上酗酒伤胃,老胃痛病又复发了。徐长卿从小学过医道,略懂一些中医药知识。于是,去野外采集一味草药,煎水给赵匡胤服用,谁知,这味药还真管用,很快皇上的顽疾竟神奇地解除了。

  皇上很惊奇的说:“御医都无奈,你怎有如此医技,此药叫什么名字?”徐长卿答道:“皇上,臣有无礼之罪,此药还没有名字呢。”赵匡胤闻言道:“爱卿,你叫徐长卿,这药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吧!”

  从此,这种中草药有了一个叫徐长卿的药名了。

  传说二:

  一次李世民不幸被蛇咬伤,很是不爽,当即下旨,谁说了“蛇”字,定惩不饶。并马上请来名医徐长卿为其治疗。徐长卿把自己采来的“蛇痢草”取三两煎好,一日两次让李世民服下,余下的药液用作外洗。第2天病情就有了好转。再连服天,症状就完全消失了。李世民高兴地说:“先生名不虚传,果然药到病除,但不知所用何药?”徐听了急忙跪下,吞吞吐吐地答不上话。

  原来李世民被蛇咬伤后,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带“蛇”字的都要忌讳,谁说了“蛇”字的话都要治罪。情急之下,一旁的丞相魏征灵机一动,连忙为他解围说:“徐先生,这草药是不是还没有名字?”徐会意忙说:“禀万岁,这草药尚无名字,请皇上赐名。”皇上不假思索地说:“是徐先生用这草药治好了朕的病,既不知名,那就叫‘徐长卿’吧,以免后人忘记。”皇帝金口玉言,说一不二,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中草药“徐长卿”的名字也就传开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辛夷

药名辛夷释义释名:辛、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按:本吕为木兰的干燥花蕾)。气味:辛、温、无毒。主治:鼻渊、鼻塞。用辛夷研末,加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鼻中,几次即见效。

辛夷,中药名。又名木兰、紫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湖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00米至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缘。

名字由来:

辛夷,又名木笔花、望春花、玉兰花。在冬末春初,乍暖还寒时候,辛夷花苞初露枝头,苞长半寸,有青黄茸毛顺铺,如支支画笔,饱蘸浓墨,直指苍穹。待到花蕊微露,笔尖添红晕,以天空为画卷,绘出春天的第一抹新红,繁花竞放时,更是花开一树如满天星斗,难怪明朝诗人张新毫不夸张地用一句“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来描述辛夷。

辛夷之名,如李时珍所言:“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辛夷”中“辛”指其味,“夷”是花蕾初生时的嫩芽——荑。关于其名,还有一则故事:相传,古代有一名姓秦的举人经常鼻流脓涕,四处求医,均无效果,十分苦恼。这个举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治好鼻病。后来,在一个夷人居住的地方,他遇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向其诉说症状后,老人便从自己房前一株落叶乔木上采了几朵紫红色的花苞,要他每天早晚采几朵,煮着鸡蛋吃。于是,他遵照医嘱,连服半月,果然积年鼻疾霍然告愈。举人便向老人要了些草药种子带回家去,种在房前屋后,遇到有鼻疾的人,就用这种药给人治病,都收到了显著疗效。后来,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人们问:“这种药很奇怪,先开花后长叶,叫什么名字?”他忘了问老人,想这是辛戌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便答道:“这药,就叫辛夷花。”

原来这就是它们的名字来源,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植物却有如此大功效。本期从《本草纲目》里认识美得不像话的“它们”(一)就要结束了,下期继续跟小药一起认识新的小伙伴。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在看”分享给朋友家人一起哦!我们下期再见!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changqinga.com/xqxy/5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