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334094.html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
《红楼梦》里的帅哥美女们用膳时,都是细嚼慢咽,吃相文雅,很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惯于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其吃相虽粗鲁点,却说明他们脾胃消化功能良好。说明了脾胃的日常保健对我们的重要性。
中医的“脾胃”何所指?
中医“脾胃”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脾”“胃”观念不尽相同。严格地说,中医学所称的“脾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整个消化系统。中医所说的“脾”,与现代医学的“脾脏”截然不同。
中医所指的“脾”,属“五脏”之一,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和运行水液等功能而现代医学则把脾脏归入网状内皮系统。
在胎儿发育期,它是一个造血器官。出生后,它则成为一个重要的血库和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血液、除去衰老的红细胞、调节血量、产生淋巴细胞等功能。说到“胃”,中、西医所指则大体相同。
中医将“胃”列入“六腑”之一,有受纳、腐熟水谷诸功西医也说胃是贮藏、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
由于人体气血、津液皆由水谷精微等食物营养化生而来,故中医历来有“脾胃乃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的观点。
对脾胃功能日益下降的老年人来说,健脾养胃,以利摄入合理、平衡的饮食营养,乃是养生之道至关重要的一条。
老年人怎样才能健脾胃呢?
请谨记,切实实践“素为重、乐为宗、节为旨、莫忘动”的字要诀,是老年人健脾胃、杭衰老、益康寿之有效谋略。
01素为重
即日常以素食为主,坚持荤素食合理搭配的膳食结构。
老年人因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减慢,胃肠消化液分泌不足,胃肠蠕动能力降低,消化功能减弱,绝不可贪荤少素或像《水浒传》中好汉们那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因为荤食多含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贪吃较难消化,易使脾胃失和,运化不利。
不但易致食满腹胀、胃脆疼痛,而且易诱发肥胖、高血脂、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
故保健专家指出,老年人养生宜以素为主,摄食较多含多量淀粉、植物蛋白、植物油、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全谷类、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坚果、草类等素品。
当然,重素并非全弃荤。鱼类、鸡肉、鸭肉、兔肉、牛奶、瘦猪肉等“血肉有情之品”,也宜少量搭配进食,以利“气血生化有源”,增强身体素质。
正如古医籍所训“莫嗜膏粱,淡食为最。”(《医学心悟》)“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千金要方》
02乐为宗
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健康。
中医认为,怒、喜、思、忧、恐、悲、惊等“七情”过激,都有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其中,尤应注意“思伤脾”,即思虑过度、忧心忡忡,最易引起气机郁滞,扰乱脾之运化、胃之受纳功能,使人不思饮食、院腹胀闷、头晕目眩,并易诱发消化不良、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胃癌、大肠癌等疾。
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内经之说。老年人尤需时时保持快乐的心情、豁达的胸怀和稳定的情绪,减少思虑过度、忧愁、恼怒、抑郁、悲伤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以利健脾养胃,保护好人体的“后天之本”。
03节为营
节制食量,乃老年人健脾胃的另一谋略。
先说说世界医史上的一件趣闻世纪初,英国有个贫穷的农夫托马·佩普,一生难得温饱,却活到岁。
伦敦皇族们为探求他的长寿奥秘,召他入宫。谁知他进宫后贪婪饱餐美食,不足三个月而死。
当时请著名解剖学家哈维进行尸检,发现各脏器并没有明显病变,纯属暴食引起急性胃扩张而亡。
其实,中医早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之说。暴食,超越胃容量过多,势必加重胃的负担,造成胃蠕动困难,胃腺分泌供不应求,消化功能紊乱,甚可引起急性胃扩张、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病,抢救不当而死亡。
明代赦英总结“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化。”(《东谷赘言》)
老年人由于唾液腺、胃腺、胰腺消化液和胆汁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体力活动少,代谢减慢,脾胃消化功能降低,故应节制食量。
每餐只吃八分饱,不但可保养脾胃功能,且可少患心脑血管病等疾患,促人康寿。
此外,老年人节饮食还包括不过食甜食高糖、咸食高盐、生冷、性秘、质硬、油炸、辛辣之品,以及戒烟、限酒等。古训有“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管子.形式篇》
04莫忘动
不可忘记适当多运动可健脾益胃的养生之道。
如扫地、下厨、上楼梯、散步、做操、打太极、打球、跳舞、游泳等活动或运动,持之以恒,有利于增进食欲,助脾运化,健全脾胃消化功能。
还能流通气血,通矛关节,调和阴阳,防病健身。脾胃健的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必有助于生命之树常青。
调理脾胃药茶
01健胃红茶(《饮茶与养生》)
配方:徐长卿、北沙参、当归各3g,黄芪4.5g,乌梅肉、生甘草、红茶各1.5g。
制作:上药一同制成粗末,沸水冲泡。
服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3个月。
效用:益气健胃,和中养胃。适用于虚寒型萎缩性胃炎。
宜忌:肝胃郁热胃脘疼痛者不宜用。剂量不宜随意加大。
按语:绿茶未经发酵,成茶清汤绿叶,性偏凉;红茶为全发酵茶,成茶红汤红叶,性偏温。故同样是萎缩性胃炎,虚热型者宜用绿茶,虚寒型者宜用红茶。
02复萎茶(《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配方:玉竹10g,麦冬10g,山楂10g,石斛6g,蒲公英12g,白糖适量。
制作:将上述诸药洗净,加水煮2次,去渣合并煎液即成。服时可加适量白糖。
服法:每日1剂,分2次代茶饮用。连服3个月。
效用:健脾养阴,和胃。用于萎缩性胃炎。
宜忌:胃炎胃酸过多者忌用。
03柿蒂姜茶(民间方)
配方:柿蒂10g,生姜5g。
制作:先将柿蒂、生姜洗净,再将生姜去皮切丝,然后一同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片刻,去渣取汁即成。
服法:代茶饮用。
效用:降逆气,止呃逆。用于呃逆不止。
按语:柿蒂姜茶除用于胃寒呃逆外,还可用于脑卒中(即中风)病人呃逆不止。
04绿梅茶(《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配方:绿萼梅10g,绿茶4g。
制作:上药放杯中,用沸水冲泡,闷10分钟即成。
服法:不拘时频频饮用,每日1剂。每剂量可冲泡2次。
效用:理气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胃脘痞胀疼痛、两胁胀痛、食欲不振等。
宜忌:胃阴虚者慎用。
按语:绿萼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助胃消化的作用。
05甘松茶(民间方)
配方:甘松12g,陈皮6g。
制作:上药洗净,切细,放保温杯中,加入适量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后即成。
服法:去渣饮水。疼痛发作时,一次可饮50mL。
效用:行气止痛。用于胃肠痉挛、神经性胃痛等。
宜忌:胃热舌红口干者忌用。
按语: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香或宽叶甘松的根茎及根。研究发现,甘松可解除平滑肌痉挛,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甘松与陈皮配伍,其理气止痛作用可以增强。
06香茶(《饮茶与养生》)
配方:茶叶1份,草药9份。每份草药按以下比例配成:牛蒡子2.5份,菊花2份,薄荷2.5份,款冬花3份,金丝桃3份,缬草1份,玉米须2份,山楂1份,金樱子1.5份,桉叶0.5份。
制作:诸草药按比例混合,研碎,拌匀。每次取18g,与茶叶2g混合,开水冲泡10~15分钟后即可饮用。
服法:热饮或温饮均可。可以酌加少量糖或蜂蜜,也可加入牛奶中饮用,但饮用量每次不能超过两杯(约mL)。
效用:消除疲劳,促进食欲。用于劳累、烦渴、食欲不振等。
按语:此茶系前苏联研制的一种保健茶。
07山楂麦芽茶(民间方)
配方:鲜山楂60g,麦芽30g。
制作:鲜山楂洗净,用刀背拍松,与麦芽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煮沸后片刻去渣取汁即成。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
效用:生津止渴,和中下气。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高血压、冠心病等。
宜忌:哺乳妇女忌用此药茶。
按语:山楂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强心和降血压的作用,且能增加胃液中酶类,促进脂肪等食物的消化。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且兼有消化不良者可长期饮用,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08乌梅诃子止泻茶(民间方)
配方:乌梅5g,诃子5g。
制作:将乌梅、诃子洗净,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服法:温服,每日分3~4次饮服。
效用:收敛止泻。用于幼儿久泻不止者。
宜忌:急性湿热泻痢忌用。
按语:诃子又名诃黎勒,为固涩药,有抑菌作用,其所含鞣质有收敛止泻作用。
09芝麻杏仁茶(民间方)
配方:黑芝麻10g,甜杏仁10g,冰糖适量。
制作:黑芝麻去杂质,洗净,用小火烘干;杏仁洗净,晾干。将处理过的黑芝麻和甜杏仁一同捣烂,用沸水冲泡,再加入冰糖即可饮用。
服法:每日1~2剂。渣可嚼食。
效用:润肺止咳。用于肺阴不足之久咳少痰等,也用于润肠通便,尤其适宜老年性便秘者选用。
宜忌:脾虚便溏者忌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每天走步?这里给你讲得很透彻!★★★★
慎对高龄老人创伤性诊治
对人体最有害的情绪竟然不是愤怒与悲伤?★★★
刮刮手指百病不侵!一次搞定五脏病!★★
肾虚感寒(针灸医案)
施今墨治胃病的经验方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
女人“宫寒”百病生,想做“暖宫娘娘”一定要这样!★★★★★
谈谈那些可以“少火生气”的温阳药
脾有病,人就废一半!脾衰比肾虚更可怕,99%的人都不知道★★★
中医告诉你哮喘的原因,肺脾肾是关键
挖蒲公英吃的都看看吧!朋友圈都炸开锅了……★★★
失眠8年,安神汤治之
《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
《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
人体健康的第一杀手,答案出人意料!★★★★★
肝炎的治疗★★
一个中医眼中的抑郁症、修身养性,和精气神的保护★★
糖尿病泡茶方,实用又简单!★★
简单辨别阴阳,调和养生更健康
耳鸣(针灸医案)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
痰湿体质的所有表现,都在这里了★★★★★
陈炳旗:打开“渐冻人”生命之门
刘善人北大讲病(谈疾病成因)★★
春困来袭,看如何破解!!
扭伤的中医急救法
黄帝内经解秘:中医肾的本质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
心梗、脑梗、寿命,竟和一顿饭有关!★★★★
新生儿发热
脚冷,可能是血管堵了,一个小动作可解决。★★
七步小儿推拿手法调理宝宝肠绞痛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给了你N次机会,只是很多人一次一次地错过!★★
斑秃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
致病的五大因素和治病的两大法宝!★★
“倒春寒”,孩子感冒老不好,小儿推拿有妙招
家里环境注意这些,想生病也难!
按摩三穴补充气血,经期头痛不用愁
甲亢效方当归六黄汤
虚劳咳嗽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
人民日报:农作物也能“喝中药”吗?★★
刘渡舟:谈谈人体的“津液链”★★
镇肝涤痰疗癫狂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
缓解口干口渴的技巧★★★★
疲乏的秘密:如何解除疲乏,远离亚健康?★★
美容院里的养生陷阱,你的眼睛擦亮了吗?★★
十分钟简单3招远离亚健康
生命的气口在哪里
另眼看中医-《中医的脚印》序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