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乌附甘草干姜汤证临床举例

甘草干姜汤证

痰湿咳嗽案(甘草干姜汤、千金苇茎汤)

苏某,男,5岁。咳,在背部贴耳可闻及痰声,食少,面色晄白带青,舌淡,苔湿腻。拟温中扶脾祛痰处之。

炮姜8g炙甘草8g西砂仁8g(后下)桃仁5g生薏苡仁15g冬瓜仁15g。4剂

药后食增,咳明显减轻,此系痰湿致咳。

曾按:此例咳嗽是儿童,所用药物、方剂为温阳扶脾补肾之品,似有远小儿“阳常有余”之论。其实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相对而言。儿童正处于发育生长之中,是阴阳都不足的阶段,都需要保护,更要保护其阳,否则阴无以生,形也不长!临床上应强调重视辨证!有寒就温!有虚就补!为什么小小年纪就成了阳虚寒证之体呢?这与不深入研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有关。试看:小儿感冒,临床常用处方药物,甚至一些儿科专著(医案集),难见辛温解表剂运用。难道都是风热外感吗?此其一也;其二,望诊不合参,舌色、面色不统一也不考究了。其实很多患儿面色晄白隐约现青、舌淡,动辄一味辛凉、苦寒之品治疗。如江儿案(见页),虽外感发热消失,但又现食少、咳嗽,其实这是药误而成,该辛温解表的,误用辛凉解表,致邪未外出而内入脾胃、肺胃,出现食少、咽痒咳嗽等,这类病人误治者多矣!

胃痛冷胀案(甘草干姜汤、三畏汤、四逆汤)

林东晖,女,37岁。年1月18日初诊:胃痛、胀、冷。胃病史20年,常复发。神倦,形瘦,舌淡、边齿痕明显。脉沉细,便溏。予以温中祛寒解冷积。

干姜40g炙甘草40g红参20g五灵脂20g公丁香15g郁金10g川乌30g黑豆30g。4剂

服药有效。此属中寒阳虚、真气谷气亏损之证,予以桂枝甘草汤、甘草干姜汤合大乌头煎治之。

干姜50g炙甘草40g桂枝40g西砂仁20g川乌20g黑豆20g。4剂,每剂分3服,每日4服。

药后胃胀减,胃痛好转。自觉胃空痛,仍觉冷,上方出入。

附子70g干姜50g炙甘草40g桂枝60g川乌20g黑豆20g西砂仁20g法半夏20g。4剂

年2月5日四诊:上方出入8剂,且加入荜菝15g,生姜40g(去皮),空痛明显好转。近日胃痛基本消失,精神好转,舌已转为正常,唯仍感胃区冷,脉沉细弱,守方出入。

附子g干姜40g炙甘草50g桂枝50g川乌30g黑豆30g西砂仁20g生黄芪80g。6剂

呃逆案(甘草干姜汤加减)

李某,女,43岁。呃气2个月,从午后至夜间呃气频发,气冷,且觉胃、食道冷数年。舌淡边有齿痕,脉细尺部不显。此胃气垂绝之症,急予温中下气之法治之。

干姜60g炙甘草60g高良姜30g荜菝30g公丁香30g。3剂

药后呃气缓解,食道、胃冷明显好转。守方去荜菝(久用耗真气),加桂、附。随访未发。

曾按:本例呃逆,为何未用一般降胃之品?因胃寒不降,胃气已冷,胃气上逆,胃寒为矛盾之基础,只有大剂量温胃散寒,药简剂大更效。

肛周肿痛案(甘草干姜汤加减)

陈某,男,31岁。年7月30日初诊:肛周肿痛,行走不便。用三年前痔痛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方服用未效。说明非湿热积滞为患。从肺与大肠相表里思之。患者又素为阳虚之体,则用温阳内托之法探之。

炮姜20g炙甘草20g生黄芪40g川乌10g黑豆10g怀牛膝15g乳没各5g(去油)赤芍10g。4剂

药后肿痛大减,守方再服而愈。

曾按:该例随证用药,证变药变!走套路是死路,不是活路!

两颧皮肤干燥案(甘草干姜汤加减)

胡某,男,半岁。两颧下3cm×2cm皮肤干燥脱糠屑。患者食少,腹泻,舌淡白。面为阳经所主,干燥失润,当属肺脾失输失化,其源多在肾(形体、神色正常)。

炮姜5g炙甘草5g桂枝5g生姜5g西砂仁5g附子3g薏苡仁8g。3剂

方中炮姜、甘草、生姜温脾;桂枝、砂仁补火生土健脾,且炮姜、甘草化阴润肺复其输;附子、砂仁温肾;薏苡仁利湿健脾。

药后泄止、食增,左颧下肤燥明显好转,守方出入。

炮姜5g炙甘草5g生麦芽、炒麦芽各5g法半夏5g生姜5g木蝴蝶7g。4剂

药后面燥消失,唯舌尚淡,嘱其禁寒凉饮食!

红斑身痒案(甘草干姜汤、麻杏苡甘汤/封髓丹)

贺某,男,53岁。身痒半年,痒处现红斑。口干、苦、臭,食可,神可,舌红,舌前1/3处显染色似红,且有裂纹,脉数短小,形盛壮。细问口干、苦、臭已久。

炮姜20g生甘草20g麻黄15g杏仁15g薏苡仁40g白鲜皮30g蛇床子20g沙苑子30g徐长卿30g制首乌30g乌蛇20g肉桂5g(后下)。3剂

药后红斑未发,痒减。虽效,但舌无变化,舌前1/3红染有裂纹。口干、苦、臭、舌红属热,但舌红异样,且干而不欲饮,脉小,不符阴虚之例。故从阴阳双补,重于温阳治之。

炮姜20g炙甘草25g生黄柏15g西砂仁25g玄参7g沙苑子25g徐长卿20g制首乌20g乌蛇20g肉桂5g(冲服)。4剂

药后痒止,口干、苦、臭未减,舌脉同前。细问半年前在单位洗浴后发痒,一日后消退,但红斑消退缓慢。在家洗浴不痒,当与单位水浑浊不清有关。但中医是审证求因,不是分理化、生物因素。后处方时去掉止痒之品,加凉血解毒之品而愈。

手藓案(甘草干姜汤、麻杏苡甘汤)

曾某,女,32岁。双手掌手廯干痂皲裂,大者如钱币,小者如豌豆、绿豆大,干硬。患者每年入夏时,手掌、指缝起水泡、奇痒,搔破后结痂已10年。由北方入川10年,年年如此。有胃病史,舌淡,脉沉细。

炮姜20g生甘草10g麻黄15g杏仁15g薏苡仁35g皂角刺10g生姜30g菖蒲20g白蔻仁20g松节30g。4剂

痂变软,有的已消失,守方继服。

炮姜20g炙甘草10g麻黄15g杏仁20g薏苡仁40g皂角刺10g生姜30g白蔻仁15g白芷20g乌蛇20g。4剂

药尽病愈。

经漏案(甘草干姜汤、滋肾丸、胶艾汤)

李某,女,25岁。本次月经2周未尽。平时经行1周,色黑红量少。面色晄白,腰酸痛,时有小便热痛。舌淡白、边齿痕,脉沉细。

干姜30g炙甘草30g沉香4g(冲服)肉桂10g(后下)知母10g黄柏10g阿胶10g(烊化)焦艾叶15g。3剂

药后病愈。

月经量少案(甘草干姜汤加减)

吴某,女,27岁。生育后出现月经量少3年,周期正常,色红。平时腰胀痛,纳差,饭后略有胃胀,略烦躁,睡眠差,二便调,舌淡白,苔薄白,脉沉弦。

干姜30g炙甘草30g桂枝30g吴茱萸20g砂仁20g法半夏20g生黄芪30g生麦芽30g。5剂

上方连进10剂,月经量明显增多,饮食佳,腰胀痛消失,病愈。

                







































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changqinga.com/xqxy/3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