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几张图片看看,试试你的眼力:
图1
图2
图3
看后有什么看法?看出细节了吗?图1是混有徐长卿的细辛,图2和图3的左边是细辛,右边是徐长卿。图2是不含芦头的饮片,图3是纯根及其横切面。
细辛与徐长卿是不是很相似,是不是不太容易区分?如果混合到一起怎么鉴别?你做过研究吗?上面的图就是笔者曾经就发现过细辛里面混有徐长卿(也或许不是故意混伪的!)。
下面小编将自己观察的点滴经验分享于同仁,如失偏颇还望点正!
细辛与徐长卿相同点:均为簇生细根及根茎,根细长,粗细相近,颜色相似,光滑度也类似,质地都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木部皮部比例相仿。
不同点:细辛的根茎有环形的节和节间,常有残留的花蕾,徐长卿下部根茎雷同于根,上部根茎木质化,似细硬棍;细辛的根毛须根稍多,徐长卿的根比细辛相对光滑;细辛的根的颜色稍深;徐长卿有茎节叉根,呈数个叉枝状(药典:根茎节处周围着生多数根);细辛气辛香,味辛辣、具麻舌感,徐长卿气异香(特殊),味微辛凉。
当然,如果用纯根切段混合到一起,恐怕真的区分不开,细辛味重,可压住徐长卿的气味,口尝味道虽不同,但又不能一根一根的尝吧。唯一办法就是,只要发现有呈“数个叉枝状”的,否定则可。
下面看《中国药典》的收载内容: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北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和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1~1cm。
华细辛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气味较弱。
细辛(北细辛)商品
细辛(北细辛)近照
细辛(北细辛)芦头部
细辛(北细辛)根部近照
徐长卿
本品为萝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Kitag.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阴干。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柱状,有盘节,长0.5~3.5cm,直径2~4mm。有的顶端带有残莲,细圆柱形,长约2cm,直径1~2mm,断面中空;根茎节处周围着生多数根。根呈细长圆柱形,弯曲,长10~16cm,直径1~1.5mm。表面淡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或棕色,具微细的纵皱纹,并有纤细的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气香,味微辛凉。
徐长卿商品
徐长卿药材近照
徐长卿茎节处近照1
徐长卿茎节处近照2
细辛与徐长卿药材对比
细辛与徐长卿饮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