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源紧缺2015年徐长卿行情值得关注

品种分析

  徐长卿升升降降,行情跌宕起伏变化较快,一些商家因购销没有踩准点而伤痕累累;也有一些商家因经营稳妥赚了个盆满钵满。年徐长卿扬花结籽时节,由于遭遇严重高温干旱天气,造成种子严重减产,势必影响来年种植面积,年的徐长卿行情走势值得   一、年种植面积较前几年有明显缩减

  徐长卿的行情可谓“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年产新时,农户售价高达32元/公斤,且“不干(含潮)不净(带土)”,几乎随挖随卖。谁也没有料到行情会陡然反转,年产新之后很快降至15元/公斤,且不能含潮带土;年新货上市,更是“(市斤)卖六块,合五块”(农户原话),“卖到产新都卖不完”(当地一经营户原话),药贱伤农已成不争之实。稍后虽然止跌转稳,但由于种植、管理、加工繁琐,农民刨去工钱所剩不多,远远不如种植其它农作物,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受到了重创。

  据调查了解,年因为药材便宜,种子更便宜,种植面积较年减少尚不明显,因此烂市程度并未得到遏制;到了年春,因为农户、商贩手上均有积压,种植面积终于得到有效调减,成了-年五年来唯一一个当年产不足当年用的年份。

  二、受干旱天气影响,年单产较往年明显减少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今年产地遭遇了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天气,造成好多农作物明显减产,相对有点耐旱的徐长卿也因久久不见雨水的滋润显得有点枯萎,加之当时正值炎热酷暑季节,部分徐长卿嫩苗多次被灼烤得奄奄一息,用当地农民的话讲“一夏天旱死几回”,从而造成今年徐长卿长势明显不如往年,虽然产新前连续下了两场透雨,旱情有所缓解,但是年单产减产幅度仍高达50%左右,不仅千家万户差别很大,而且阴坡和阳坡、一年生和二年生的差别也较明显。

  三、年徐长卿种子减产幅度较大,直接影响年的种植

  年六、七月份正值徐长卿抽穗扬花期,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干旱天气,严重影响了徐长卿结角产籽,造成今年种子严重减产。去年种子鲜货的收购价仅3-5元/市斤,今年的收购价17-22元,按5-7斤角子出一斤籽的比例折算,种子收购价已超出百元。

  附年9-10份实地调查记录如下:

  1、山东省新泰市汶南镇东官庄是全国著名的徐长卿主产地的中心,年10月上旬,笔者在朋友的邀请下前去产地进行了实地调查。该庄西北角四分二年生的采鲜角20斤。折合一亩采五十斤,正常情况下,因为有青有黄,5-7斤产1斤籽。现按6斤干1斤,50斤产8斤,够种半亩。往年一亩二年生的徐长卿结籽可发展2-3亩很平常,甚至结角多的,一亩可以发展5-6亩,年种子的减产幅度令人震惊。

  2、东官庄西北角的山岗上一户人家,因结角太差放弃了采收。老汉无奈的叹道,“结角太少,摘不够功夫钱,不摘了”。并说孩子在外打工,自己给孩子管理的不到位,言谈话语之中充满自责。

  3、东官庄东地,阳坡,一对夫妇正在做采收前的准备工作——割棵子。看到棵子上剩下一个角,男的随手摘下放入口袋,种子的稀罕程度于此可见一斑。

  4、西官庄西北角,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正在地里采种籽,七分地采一小桶;另一对夫妇七分地、二年生的,长得可以说算好的,才采两小袋子鲜角。

  5、西官庄西南角有一妇女,她家二年生的六分地:阳坡不行,阴坡不错,都没籽,重茬,不死已经很好了。

  6、西官庄一位八十五岁的老汉,采的是全棵,卖的是4块/市斤。他家的徐长卿长势不错,八分地采十来斤干角,可出4-5斤籽,够种三分地。

  7、西官庄一在外包地的农户,七亩地采收鲜角-斤。折干后产30-40市斤干角。正常情况下,处女地鲜角亩产量达-斤。

  8、西官庄一王姓经营户:“往年是家家户户都有,今年是家家户户都少;往年到地里一看,籽结得把棵子都压弯了,今年你看可有,别看一块两块,别学瞎子摸大象,摸哪是哪,你多看几块;再到别的村看看”。农户对该品种的观点不一所致。

  通过三天的实地走访调查,笔者了解到年徐长卿产籽可谓为自野生变家种以来最少的一年。

  图1:东官庄东北角的一块徐长卿田地

  图2:东官庄丘陵下的一块徐长卿田地

  图3:东官庄西南角的一块徐长卿田地

  四、库存得到良好消化

  虽然市场仍有好多陈货支撑,但由于质量较差,且含杂较大,很少被需求方所接受,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力也是微乎其微。业内人士透露,积压多年陈货已严重变质,影响了正常销售,加之政府有关部门查处力度加大,正规厂家不会因为价低而采购变质药材。

  近两年虽说新货产量并未减少,但销量却有所增加,优质陈货得到良好的消化。前几年价格高、质量差,严重制约了正常消耗。一方面大量的劣质货源充斥市场,饮片没法切,投料不合格,常年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一些用药单位参考劣质货源的市场价格根本买不到合格可用的优质药材。因此,价格回落之后劣质货源市场走销受阻,优质货消耗量反而理性回归。

  五、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徐长卿有祛风湿、镇静止痛的功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要靠野生,后来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价格一路高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野生转家种获得成功,行情也因此开始了升升降降,-年全棵创造过60-70元公斤价(下同)的天价。其用量也随着研发力度的加大而逐年增加,全国年需求量已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吨左右增至目前的吨左右

  六、利好出现,带动行情攀升

  自年产新以来行情低迷徘徊已达两年之久的徐长卿,因种植面积缩减、干旱减产、库存显薄、价位较低等诸多利好出现,尤其是种子减产严重,为野生转家种近二十年以来所罕见,直接影响来年种植。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有商视低价积极吸货,年末该品种再次被推到药市的风头浪尖,成为商家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
中国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changqinga.com/xqsx/2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